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最新)2016年青岛大学商学院营销管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目录

(最新)2016年青岛大学商学院营销管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一) . 2 (最新)2016年青岛大学商学院营销管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二) 13 (最新)2016年青岛大学商学院营销管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三) 22 (最新)2016年青岛大学商学院营销管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四) 29 (最新)2016年青岛大学商学院营销管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五) 45

一、名词解释

1. 目标市场

【答案】目标市场是企业打算进入的细分市场,或打算满足的、具有某一需求的顾客群体。企业在选择目标市场时,有5种可供参考的市场覆盖模式:①市场集中化; ②产品专业化; ③市场专业化; ④选择专业化; ⑤市场全面化。

2. 选择性扭曲

【答案】选择性扭曲是指人们有选择地将某些信息加以扭曲,使之符合自己的意向。受选择性扭曲的作用,人们在消费品购买和使用过程中往往忽视所喜爱品牌的缺点和其他品牌的优点。

3. 诱发一满足策略

【答案】诱导性策略,又称“诱发一满足”策略,是指推销人员运用能激起顾客某种需求的说服方法,诱导顾客产生购买行为。这种策略是一种创造性推销策略,它对推销人员要求较高,要求推销人员能因势利导,诱发、唤起顾客的需求,并能不失时机地宣传介绍和推荐所推销的产品,以满足顾客对产品的需求。

4. 市场利基者

【答案】市场利基者是指专门为规模较小的或大公司不感兴趣的细分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公司。规模较小且大公司不感兴趣的细分市场称为利基市场。市场利基者的作用是拾遗补缺、见缝插针,虽然在整体市场上仅占很少的份额,但是比其他公司更充分地了解和满足某一细分市场的需求,能够通过提供高附加值而得到高利润和快速增长。

5. 整合营销

【答案】企业所有部门为服务于顾客利益而共同工作时,其结果就是整合营销。整合营销发生在两个层次:一是不同的营销功能一一销售力量、广告、产品管理、市场研究等必须共同工作; 二是营销部门必须和企业的其他部门相协调。

营销整合与营销组合一脉相承,但更为强调各种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要求它们成为统一的有机体。在此基础上,整合营销更要求各种营销要素的作用力统一方向,以形成合力,共同为企业的营销目标服务。

6. 商标专用权

【答案】商标专用权又称商标独占使用权,是指品牌经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核准后独立享有其

商标使用权。这种经核准的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受到法律保护,其他任何未经许可的企业不得使用。

二、简答题

7. 企业怎样选择目标市场?

【答案】目标市场是企业打算进入的细分市场,或打算满足的具有某一需求的客户群体。企业选择目标5种市场覆盖模式。

(1)市场集中化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目标市场模式。企业选取一个细分市场,具有某一需求的顾客群体。企业选择目标市场时,生产一种产品,供应单一的顾客群,进行集中营销。选择市场集中化模式一般基于以下考虑:企业具备在该细分市场从事专业化经营或取得目标利益的优势条件; 限于资金、能力,只能经营一个细分市场; 该细分市场中没有竞争对手; 准备以此为出发点,取得成功后向更多的细分市场扩展。

(2)产品专业化

产品专业化是指企业集中生产一种产品,并向各类顾客销售这种产品。产品专业化模式的优点是企业专注于某一种或一类产品的生产,有利于形成和发展生产及技术上的优势,在该领域树立形象。其局限性是当该领域被一种全新的技术与产品所代替时,产品销售量有大幅度下降的危险。

(3)市场专业化

市场专业化是指企业专门经营满足某一顾客群体需要的各种产品。市场专业化经营的产品类型众多,能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但由于集中于某一类顾客,当这类顾客的需求下降时,企业也会遇到收益下降的风险。

(4)选择专业化

选择专业化是企业选取若干个具有良好的盈利潜力和结构吸引力,且符合企业目标和资源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其中每个细分市场与其他细分市场之间较少联系。其优点是可以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即使某个细分市场盈利情况不佳,仍可在其他细分市场取得盈利。采用选择专业化模式的企业应具有较强资源和营销实力。

(5)市场全面化

市场全面化是指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去满足各种顾客群体的需要。一般来说,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在一定阶段会选用这种模式,以求收到良好效果。

8. 怎样区分不同的战略经营单位?

【答案】战略经营单位是指一个企业值得专门为其制定经营战略的最小经营管理单位。

区分战略经营单位的主要依据是,其各项业务之间有无共同的经营主线。“共同的经营主线”是指目前的产品、市场与未来的产品、市场之间的一种内在联系。区分战略经营单位是为了将企业使命具体化,并分解为各项业务或某一组业务的战略任务,因此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坚持需求、顾客导向而不是产品、技术导向

依据产品特性或技术区分的战略经营单位,难有持久的生命力。产品和技术总有过时、陈旧的时候,只有需求、顾客才是永恒的。比如设置一个“计算尺业务”单位,计算器问世以后,就难免陷入被动。要是依据市场导向,戈y 分一个“满足人们对小型、快速、精确计算工具的需要”的战略经营单位,就可顺理成章地向计算器发展。

(2)切实可行,不要包罗太广,否则将失去共同的经营主线

比如,依据“满足交通运输的需要”划分战略经营单位,就会定义过宽。首先,可选的经营范围广泛,如市内交通,城市间交通,空中、水上运输等; 其次,顾客范围广泛,如个人、家庭、企业、机关等; 最后,产品范围也相当广泛,有各种汽车,还有火车、轮船和飞机。这些变量可以形成无数组合,产生出无数条经营主线。假如一个企业有志于这一领域,就要为每个组合、每条经营主线分别确定其经营单位; 若只有一个经营单位就会无所适从,难以有效制定经营战略。

9. 比较“市场成长率/市场占有率”矩阵和“多因素投资组合”矩阵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1)“市场成长率/市场占有率”矩阵

这是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提出的一种模式(见图)。

市场成长率是指该战略经营单位所在的市场或行业,在一定时期内整个销售增长的百分比。市场占有率是指一个企业或其战略经营单位,在该市场总销量中所占的份额。相对市场占有率则是它的市场占有率和最大竞争对手之比率。

图“市场成长率/市场占有率”矩阵

一个企业所有的战略经营单位或业务可以相应分为四类:

①“问题”,即成长率较高、相对市场占有率较低的经营单位或业务。

②“明星”。这种单位一般来说需大量资源投入,以保证它们的发展能跟上市场的扩大,击退竞争者。

③“奶牛”。市场成长率降低,意味着不再需要大量资源的投入; 相对市场占有率较高,说明这些经营单位能有较好的收益,可以支持企业的其他经营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