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801经济学一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我们知道,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是。其中,P 和W 分别是产品和要素的价格,MP 是要素的边际产品。试说明,在卖方垄断条件下,上述要素使用原则会发生哪些变化?
【答案】(l )任何一个厂商(无论性质如何)使用要素的原则均为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相应的边际收益相等。
(2)卖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其收益函数对要素的导数,它反映了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厂商的收益取决于产量,产量又取决于要素。假定所讨论的卖方垄断厂商的收益函数和生产函数分别为合函数求导法则即有:
其中,等式右边第一项dR/dQ是收益对产量的导数,即产品的边际收益对尺,它反映了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 第二项dQ/dL是产量对要素的导数,即要素的边际产品MP ,它反映了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品。因此,在卖方垄断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的边际收益MR 和要素的边际产品MP 的乘积MR ·MP 。这个乘积通常被称作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并用MRP 来表示,即
由于现在厂商在产品市场上不再是完全竞争者,而是垄断者,他所面临的产品价格不再是固定不变的常数,而是取决于产量和销售量的一个变量,故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也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
2. 试说明完全竞争市场中政府征税会造成效率损失,并分析政府的补贴是否能够避免这一损失。
【答案】(1)假设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政府对生产者征税,则会使生产者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如图所示,原来市场的均衡价格为P 0,均衡产量为以Q 0征税后,供给曲线由S 上移到S' ,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为P 2,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为P 1税率为t=P1-P 2,此时的产量为Q 1。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政府征税前,则消费者剩余为ΔAP 0C ,生产者剩余为ΔBP 0C ,总的经济福利为ΔABC 。政府征税后,消费者剩余为ΔAP 1D ,生产者剩余为ΔBP 2E , 税收额为P 1DEP 2,总的经济福利为ADEB 。可以看出,政府征税导致经济福利损失为ΔDEC ,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所示。因此,完全竞争市场中政府征税会造成效率损失。 和,则收益可以看成是要素的复合函数:。根据复
政府征税造成效率损失
(2)政府补贴也未必能够避免这一损失。假设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政府对消费者消费的每一单位商品进行补贴,则会使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如图所示,原来市场的均衡价格为几,均衡产量为P 0。政府补贴后,需求曲线由D 右移到D' ,生产者得到的价格为P 1,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为P 2,补贴率为t=P1-P 2,此时的产量为Q 1。
政府补贴可能导致的福利损失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政府补贴前,消费者剩余为ΔGP 0C ,生产者剩余为ΔEP 0C ,总的经济福利为ΔGEC 。政府补贴后,消费者剩余为ΔAP 1B ,生产者剩余为ΔBP 1E ,政府补贴额为P 1BFP 2,总的经济福利为ABE-P 1BFP 2。可以看出,补贴前后福利差异为:P 1BFP 2-ABCG 。如图所示,如果P 1BFP 2-ABCG>0,则完全竞争市场中政府补贴会造成效率损失。
3. 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
【答案】劳动供给曲线是人们提供的劳动和对劳动所支付的报酬之间关系表现形式。劳动供给曲线先有正斜率,后为负斜率,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
劳动供给曲线
(1)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可以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分析。消费者的总效用由收入和闲暇两者组成。劳动者的劳动供给行为可以表述为:在既定的时间约束下,合理地安排劳动和闲暇时间,以实现最大的效用满足。一般而论,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也就越大,劳动者宁愿放弃闲暇而提供劳动的数量也就越多。换言之,工资率提高,闲暇的机会成本相应也就越大,劳动者的闲暇时问也就越短。因此,工资率的上升所产生的替代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同时,工资率的提高,使得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这时,劳动者就需要更多的闲暇时间。也就是说,当工资率提高以后,劳动者不必提供更多的劳动就可提高生活水平。这说明,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减少。
(2)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工资率上升的两个方面,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那么,工资率提高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反之,工资率的提高会使劳动数量减少,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
(3)在工资率较低的条件下,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较低,闲暇的成本相应也就较低,从而,工资提高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随着工资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劳动时间的增加,闲暇的成本增加,替代效应开始小于收入效应,结果劳动供给数量减少。基于以上原因,劳动的供给曲线呈现出向后弯曲的形状。
4. 用逆向归纳法确定上面的“娱蛤博弈”的结果。在该博弈中,第1步是A 决策:如果A 决定结束博弈,则A 得到支付1, B 得到支付0,如果A 决定继续博弈,则博弈进入到第2步,由B 做决策。此时,如果B 决定结束博弈,则A 得到支付0,B 得到支付2,如果B 决定继续博弈,则博弈进入到第3步,又由A 做决策……如此等等,直到最后,博弈进入到第
9999步,由A 做决策。此时,如果A 决定结束博弈,则A 得到支付9999,B 得到支付0; 如果A 决定继续博弈,则A 得到支付0, B 得到支付10000。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