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729教育专业综合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按照研究目的,学术论文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其中不包括( )。
A. 理论探讨性、论证性论文
B. 预测性论文
C. 专题性论文
D. 综合论述性论文
【答案】C
【解析】学术论文按研究目的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①理论探讨性、论证性论文;②综合论述性论文;③预测性论文
2. 下面有关历史研究法局限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历史文献的搜集和考证比较困难,影响到历史研究的可靠性问题。
B. 历史文献的理论内容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失误。
C. 历史研究中无法做精确的质的分析。
D. 历史研究中无法做精确的量的分析。
【答案】C
【解析】历史是按年代顺序,经历了一个时间空间错综复杂的发展过程,而历史文献常常是滞后记载,历史史料十分零散,很不系统。由于搜集和考证分析这些史料的困难,影响到历史研究的可靠性问题;历史文献的理论内容,是经过“加工”的抽象形态,留存着加工者们的主观认识;而历史研究过程对史料的分析取舍,又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失误;历史研究中无法做精确的量的分析。
3. 下面( )不属于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阶段。
A. 直觉观察期、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
B. 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发展期
C. 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期
D. 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答案】B
,分析为主【解析】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阶段依次为:直觉观察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
,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期(20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纪上半叶)。
4. 不属于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主要来源的一项是( )。
A. 社会实际发展需要
B. 学科建设需要
C. 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点
D. 历史发展规律
【答案】D
【解析】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有:①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课题;②学科建设中需要的问题;③研究者在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④从日常观察中发现的问题;⑤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找问题;⑥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课题;⑦从国家领导机关制定的课题指南或规划中选题。
5. 将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分为理论方法、实验方法、实验研究和历史研究四大领域的分类标准是( )。
A. 研究问题的性质
B. 研究的目的
C. 研究的阶段
D. 研究方法上是否定量
【答案】A
【解析】按照研究问题的性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可以分为理论方法、实验方法、实验研究和历史研究。
6. 下面有关教育研究的价值标准的阐述,( )不正确。
A. 在研究目标上,以价值导向作为根本依据
B. 在研究的准备阶段,充分重视主体的能动性原则
C. 在研究过程的实施上重视人的主体性发挥及非理性因素
D. 在研究结果的评价分析上摒弃“教育的发展是单纯知识传递、积累的过程”的片面认识
【答案】B
【解析】当代教育研究不仅研究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时更强调研究的应用价值;在研究过程的实施上,明确提出伦理的考虑,并且强调把教育放在社会大环境中加以考察,重视人的主体性发挥,重视非理性因素;在研究结果的评价分析上,抛弃了过去那种仅把教育的发展看成单纯知识传递、积累的过程。从追求所谓评价的科学客观性、商观性到全面衡量价值标准上的差异以及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尽管还存在不少有待研究的问题,但是毕竟在更切合客观实际方面向前迈进
了一步。
7. 元分析的(关键)重要问题在于( )。
A. 如何估计研究的效果(效应大小)
B. 如何确定研究的效果
C. 如何界定研究的效度、信度
D. 如何解决主观与客观的问题
【答案】A
【解析】元分析,重要问题在于如何估计研究的效果,即效应大小(
8. 在教育研究报告中,研究中使用的调查问卷一般放在( )。
A. 前言部分
B. 正文部分
C. 结论和建议部分
D. 附录部分
【答案】D
【解析】一般而言,教育调查报告撰写的基本结构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大体上由标题、前言、正文、结论及附录五部分组成。其中,附录的内容包括用于收集和分析资料的
,部分原始资料、少数典型个案资料、研究记录等。 调查表(或问卷)
9. 与问卷调查相比,访谈调查的优点是( )。
A. 更具客观性
B. 更有利于做大样本研究
C. 更有利于研究深层次的复杂问题
D. 更易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
【答案】C
【解析】与问卷调查相比,访谈法最大的优点就是灵活性强、可以深入了解问题。在访谈过程中,调查员可以根据访谈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对有关问题进行重复解释,使被调查者了解问题的实质。
10.在一项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题目的选项X 和选项Y 的被选率都是35%。研究者在分析研究结果时,把符合其意向的选项X 表述为“高达35%”,而把不符合其意向的选项Y 表述为“仅占35%”。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
A. 客观性原则
B. 创新性原则
C. 公共性原则
D. 伦理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