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大学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之财务管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边际资本成本(marginal cost of capital,MCC )

,是指资金每増加一个单位而增加的【答案】边际资本成本(marginal cost of capital,MCC )

成本。边际资本成本也是按加权平均计算的,是追加筹资时所使用的加权平均成本。边际资本成本可以用边际资本成本率进行衡量。其计算步骤是:(1)确定公司最优的资本结构;(2)确定各种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3)计算筹资总额分界点;(4)计算边际资本成本。

在计算边际资本成本时,如果新増资本的结构与原资本结构相一致,且新增各类资本的成本保持不变,边际资本成本就等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如果资本成本不变,为筹措新资本而改变了原有的资本结构,那么新增资本的边际成本也将发生变化。同样,如果资本结构不变,资本成本变化,新増资本的成本也会发生变化在资本市场中,资本需要量越大,资本供应者要求的收益率就越高,公司筹措资本的成本就会越高。即边际资本成本将会随筹资规模的扩大而上升。

2. 权益资金

【答案】亦称自有资金,是指企业所有者提供的资金,包括资本金、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 财务杠杆

【答案】财务杠杆亦称筹资杠杆,是指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对资本成本固定的债务资本的利用。企业的全部长期资本是由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所构成的。权益资本成本是变动的,在企业所得税后利润中支付;而债务资本成本通常是固定的,并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不管企业的息税前利润是多少,首先都要扣除利息等债务资本成本,然后才归属于权益资本。

企业利用财务杠杆会对权益资本的收益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可能给权益资本的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即财务杠杆利益,有时也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即遭受财务风险。

4. 股权分割(spin-off )

【答案】股权分割(spin-off ), 又称资产分割,指将原公司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完全独立的公司,分立后的企业各自有自己独立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人员,原公司的股东同时成为分立后的所有新公司的股东。实际股权分割的主要好处是可以突出原公司各部门的经营特色,向投资者提供更加明确的投资选择。

5. 信用政策

【答案】信用政策又称应收账款政策,是企业对应收账款投资进行规划和控制而确定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信用政策是企业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调节企业应收账款的

水平和质量。

信用政策和经济环境是影响企业应收账款水平的主要因素。企业要管好用好应收账款,必须事先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部分。最佳信用政策及应收账款的最佳水平取决于企业本身的经营状况。

6. 存货周转率

【答案】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亦称存货利用率。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率说明一定时期内企业存货周转的次数,可反映企业存货的变现速度,衡量企业的销售能力及存货是否适量。在正常经营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存货周转速度越快,企业的销售能力越强,营运资金占用在存货上的金额越少,表明企业的资产流动性较好,资金利用效率较高;反之,存货周转率过低,常常是库存管理不利,销售状况不好,造成存货积压,说明企业在产品销售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当采取积极的销售策略,提高存货的周转速度。

二、简答题

7. 分析说明MM 定律。

【答案】MM 定律是由美国著名财务学家Modigliani 和Miller 共同提出的理论,MM 理论指出:由于企业价值只取决于企业资产的获利能力,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

MM 定律指出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一致的。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资本结构对股东最有利。MM 定律可以分为有税条件下的MM 定律和无税条件下的MM 定律。

(1)在无税条件下的MM 定理1, 即资产价值的维持和创立与其筹资来源的性质无关,其实质内容是强调企业价值是由资产负债表左侧的实际资产决定的,而不是由企业负债与股东权益比决定的。

(2)在无税条件下的MM 定理2,即股东所要求的收益率与企业负债与股东权益之比成正比。只要总资产收益率超过了负债利息率的增加而增加。

(3)有税条件下的MM 定理1, 即负债企业价值等于无负债企业价值加上因负债而产生的税收屏蔽作用,这一税收屏蔽作用的价值等于企业负债总额与企业所得税税率的乘积。

(4)有税条件下的MM 定理2,即负债企业股东权益的资本成本为不负债企业股东权益的资本成本加上由负债引起财务风险的税后补偿。

在1963年,MM 考虑到公司所得税存在的情况时又指出:企业应接近100%的负债,因为更高的负债水平将导致更高的利息省税现值,从而提高企业的价值。即后来修正的MM 定理中的两个命题:命题1, MM 定理的公司所得税观点:有债务公司的价值等于有相同风险但无债务公司的价值加上债务的税上利益。按照此定理,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的价值不是无关,而是大大相关,并且公司债权比例与公司价值成正相关关系。这个结论与早期资本结构理论的净收益观点也是一致的。命题2, MM 定理的权衡理论观点:随着公司债权比例的提高,公司的风险也会上升,因而

股东权益资本成本将随企业负债与股东权益比(D/E)

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的可能性也越大,由此会增加公司的额外成本,降低公司的价值。因此,公司最佳的资本结构应当是节税利益和债权资本比例上升而带来的财务危机成本与破产成本之间的平衡点。

8. 财务战略的综合类型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企业的财务战略往往涉及企业财务资源的总体配置和长期筹划。根据企业的实际经验,财务战略的综合类型一般可以分为扩张型财务战略、稳增型财务战略、防御型财务战略和收缩型财务战略。

(1)扩张型财务战略。扩张型财务战略一般表现为长期内迅速扩大投资规模,全部或大部分保留利润,大量筹措外部资本。

(2)稳增型财务战略。稳増型财务战略一般表现为长期内稳定增长的投资规模,保留部分利润,内部留利与外部筹资结合。

(3)防御型财务战略。防御型财务战略一般表现为保持现有投资规模和投资收益水平,保持或适当调整现有资产负债率和资本结构水平,维持现行的股利政策。

(4)收缩型财务战略。收缩型财务战略一般表现为维持或缩小现有投资规模,分发大量股利,减少对外筹资,甚至通过偿债和股份回购归还投资。

9. 对比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

【答案】(1)租赁按照租赁双方对租赁物所承担的风险和报酬为标准,可以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融资租赁是指在实质上转移了与一项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几乎全部风险和报酬的一种租赁。所有权最终可以转让,也可以不转让。经营租赁是融资租赁以外的租赁,指承租人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临时、季节性需要而向出租人短期租用某类资产的行为。

(2)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主要区别:

①风险与报酬的转移不同。在两种租赁方式下所有权都归出租方。在融资租赁方式下,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与报酬实质上已经转移,承租方需对资产计提折旧,并预提修理费及其他费用。而在经营租赁方式下,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与报酬实质上并未转移,出租方仍需承担租赁资产的折旧、修理费用等。

②期限差异。融资租赁以承租人对设备的长期使用为前提,所以与设备的经济寿命相当。而经营租赁中承租方不打算长期租赁资产,租赁期限相对较短。

③承租人拥有的权利不同。在融资租赁中,租赁期满时,承租人对租赁资产有廉价购买的权利,也可续租,或将租赁资产退还出租方,而经营租赁在租赁期满时不具有上述权利。

④承租人在租期内是否对设备的使用价值负责。在融资租赁中,由于设备是承租人选定的,而且所有权属于出租人,因而在租期内承租人有责任保证设备的使用价值不受损失,为此要进行一些必需的维修、保养、保险工作,费用由承租人负担。但在经营租赁中,资产的维修费用一般由出租人承担。

⑤租金是否具有完全支付性。融资租赁由于期限相当于设备的经济寿命,因而在一个不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