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811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收入效应

【答案】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即是指在商品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收入水平的相对变化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

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收入效应一般比替代效应小,在正常商品的情况下,两种效应的方向是一致的,即价格下降,替代效应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增加,收入效应也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增加。然而在低档物品的情况下,收入效应为负,收入效应会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的减少。当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总效应为负,价格下降反而引起商品需求量减少,这种商品称为吉芬物品。

2. 交易成本

【答案】交易成本是指市场主体由于寻找交易对象和达成交易所需的成本。在任何一个经济社会中,只要进行社会生产,就一定会有交易发生,而任何一笔交易得以进行和完成都必须付出相应的费用。按照具体的交易活动所涉及的程序,可将交易费用分为遵照和发现交易对象的成本、了解交易价格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订立交易合约的成本、履行合约的成本、监督合约的履行和制裁违约行为的成本。经典微观经济理论一般都有一个隐含的基本假定,即市场交易是没有成本的,也就是交易成本为零。但科斯等经济学家认为,现实中的市场交易是有交易成本的,并且有时甚至高到使合约无法达成。

3. 效用

【答案】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是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是消费者对商品主观上的偏好和评价。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品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由于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的主观评价,因此,同一商品会因人、因时、因地之不同而有不同的效用。

对效用或者对这种“满足程度”的度量,西方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即基数效用论者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和序数效用论者的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

4. 隐性成本

【答案】隐性成本是相对于显性成本而言的,是指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隐性成本与厂商所使用的自有生产要素相联系,反映着这些要素在别处同样能被使用的事实。比如,某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会从劳动市场上雇用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一定数量的贷款或租用一定数量的土地,而且有时还会动用自己的土地和资金,并亲自管理企业。当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时,也要向自己支付利息、地租和薪金,所以这笔价值也应该计入成本之中。由于这笔成本支出不如显性成本那么明显,故被称为隐性成本。

5. 道德风险

【答案】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签订交易合约后,信息占优势的一方为了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而损坏另一方,同时也不承担后果的一种行为,即是市场的一方不能查知另一方的行动一种情形,又被称作隐藏行动问题。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6. 边际成本

【答案】边际成本是指产量变动某一数量所引起的成本变动的数量,也即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用公式表示为:

边际成本有短期边际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两个概念。短期边际成本就是在短期内增加最后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增加,或者说边际成本就是由‘单位产量的变动所引起的总成本变动。长期边际成本表不厂商在长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最低总成本的增量。长期边际成本为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斜率,它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二、计算题

7. 已知生产函数Q=min(L ,4K )。求:

(1)当产量Q=32时,L 与K 值分别是多少?

(2)如果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为P L =2,P K =5,则生产100单位产量时的最小成本是多少?

【答案】(1)由生产函数的形式可得,Q=min(L ,4K )是一个里昂惕夫生产函数。由里昂

**惕夫生产函数的性质可得,厂商处于最优生产情形时,Q=L=4K。

**因此,当产量Q=32时,L =32,K =8。即当产量Q=32时,L 与K 值分别是32和8。

**(2)当产量Q=100时,最优的要素投入为L =100,K =25。劳动和资本的价格分别为

P L =2, P K =5,所以此时最小成本为:

C min =2×100+5×25=325

即如果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为P L =2, P K =5,则生产100单位产量时的最小成本是325。

8. 某完全垄断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是Q=120-2P,其中Q 是产量,P 是价格,单位为元; 成本函数为TC=Q。试求: 2

(1)该厂商在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垄断带来的效率损失(即纯损);

(3)如果政府对每销售一单位产品向厂商征税15元,该厂商在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又是多少?

【答案】(1)根据需求函数,可得出反需求函数为:

则垄断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解得:Q=20。

将Q=20代入,可得:P=50。利润。

即该厂商在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分别为20、50元和600元。

(2)如图所示,在完全竞争时,边际成本等于价格达到均衡,

,即完全竞争厂商的产量为24,价格为48。

与完全竞争相比,垄断的总经济福利减少了,减少的数量等于图中的小三角形abc 。通过计算可得小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

可得

垄断带来的效率损失

即垄断带来的效率损失为20。

(3)如果政府对每销售一单位产品向厂商征税15元,则该垄断厂商的成本发生了变化,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