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边际替代率为什么是递减的?

【答案】(1)边际替代率是指消费者在保持同等满足程度时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量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2)边际替代率呈递减规律主要是因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X 、Y 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商品X 的消费增加和商品Y 的消费减少,商品X 的边际效用(MU x )递减,商品Y 的边际效用(MU y )递增,因此边际替代率递减。

2. 假设原来是完全竟争的许多厂商合并为一个纯粹垄断者,又假设该垄断者使用原有各厂商的厂房设备和生产技术,并且市场对该行业产品的需求状况没有发生变化。垄断者使用的可变生产要素的数量,为什么不是原有各厂商使用的要素之和?

【答案】(l )在产品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该行业各个厂商对可变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由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VMP 曲线来表示,该行业对可变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则由考虑了外部效应的各厂商的需求曲线在水平方向(数量轴)加总而成。这里的外部效应是指:当行业内所有厂商针对要素价格的下跌(上涨)而同时增加(减少)对该要素的需求量,以便通过增加(减少)产销量来增加利润时,所有厂商产量的增加(减少)会引起产品销售价格下降(上升),进而导致各厂商的V 弄护曲线左移(右移)以及对可变要素相应需求量的变化。

(2)假设该行业所有完全竞争的厂商合并为一个纯粹垄断者,此时该垄断者,即该行业(该纯粹垄断者就代表了该行业)对可变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将不再是原来所有完全竞争厂商考虑了外部效应的需求曲线相加之和,而是由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来表示。因为在产品市场纯粹垄断的条件下,产品的销售价格不再固定不变,而是随销售量的增加而下降,因而边际收益不等于产品价格且总是小于产品价格,大化,

该垄断者必须使用满足就不等于。为了实现利润最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它对可变投入要素的需求曲线便只能由要素的MRP 曲线来表示,而不能简单地将原有各个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即VMP 曲线)相加而成。换句话说,该垄断者使用的可变生产要素的数量,不再是原有各个厂商使用的要素之和。

3. 简述垄断竟争市场的配置效果

【答案】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

品。可以通过将垄断竞争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进行比较来得出垄断竞争市场的配置效果。

垄断竞争和多余的生产能力

图中,d m 曲线表示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d 需求曲线,d p 曲线表示完全竞争厂商所面临的d 需求曲线。由于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d m 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所以,在长期均衡时d m 曲线只能相切于LAC 曲线最低点的左边的A 点,对应的产量为Q A 。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需求曲线必相切于LAC 曲线的最低点C 点,对应的产量为Q C 。由图中可见,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Q A 小于理想的产量Q C ,多余的生产能力为Q A Q C ,说明在垄断竞争中存在着生产资源的浪费,资源配置未达到最佳状态。

4. 经济学家眼中的一个企业利润与会计师核算出来的该企业的会计利润有何不同?

【答案】经济学家眼中的企业利润是经济利润,即总收益扣除机会成本后得到的利润。这里的机会成本是指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该经济资源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机会成本与一般意义上的会计成本不同,它不只包含了生产中直接支付的生产费用,而且把生产中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所花费的隐性成本也包括在内。

会计师所核算的会计利润是指总收益除去会计成本后的利润。会计成本又称为显性成本,就是在生产中所花费的货币支出,包括雇员工资,购买原材料、燃料及添置或租用设备的费用,利息,保险,广告费以及税金等。

由上述定义就可以看出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不同,经济利润包含了隐性成本,而会计利润则不包含。经济学之所以强调经济利润,是因为经济利润与机会成本有关。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求经济主体把每种生产要素用在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用途上,即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否则,所损失的潜在利益将超过所取得的现实收益,生产要素的配置不够合理,将造成生产资源的浪费。而会计师只从企业本身取得的收益出发,并不考虑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

5. 在序贯博弈中,纳什均衡与逆向归纳策略有什么不同?

【答案】与同时博弈一样,在序贯博弈中,纳什均衡也是指这样一些策略组合,在这些策略组合中,没有哪一个参与人会单独改变自己的策略。同样,在序贯博弈中,纳什均衡可能不止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逆向归纳法对纳什均衡进行“精炼”,即从多个纳什均衡中,排除掉那些不合理的纳什均衡,或者,从众多的纳什均衡中,进一步确定“更好”的纳什均衡。经由逆向

归纳法的精炼而得到的纳什均衡就是所谓的逆向归纳决策。

通过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可以发现,得出的逆向归纳策略总是纳什均衡。但是,纳什均衡并不一定也是逆向归纳策略。这是纳什均衡与逆向归纳策略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两者的区别所在。简言之,在存在多重纳什均衡时,逆向归纳法就是对纳什均衡的精炼。

6. 在只有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纯策略的纳什均衡最多可有几个? 为什么?

【答案】在只有两个参与人(如A 和B )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纯策略的纳什均衡最多可以有四个。例如,当A 与B 的支付矩阵可以分别表示如下时,总的支付矩阵中所有四个单元格的两个数字均有下划线,从而,总共有四个纳什均衡。

7. 根据基数效用论者关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1)如果

(2)如果

行调整? 为什么?

【答案】(1)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在两商品价格、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和收入给定的前提下

,这说明消费者最后一单位货币收入用来购买商品1带来的边际效用MU 1大于用来购

买商品2带来的边际效用MU 2,于是,在总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就会减少对商品2的购买,增加对商品1的购买,使得总效用增加。在这一调整过程中,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商品1消费数量的增加MU 1会下降,随着商品2消费数量的减少MU 2会增加,

最后达到

,实现总效用最大化。

类似地,如果

购买, 最后在

当消费者达到

效用最大化。

(2)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在一种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和收入给定的前提下,

如果

,这说明消费者用一单位货币购买该种商品i 所获得的边际效用MU i 大于他所付出的这一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λ,于是,消费者就会增加对这种商品i 的购买,使得总效用不断增加。在这一过程中,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商品i 的边际效用MU i 会下降,而货币的边际效用兄一般假定为常数,于是,消费者最后会达到=兄的效用最大化均衡。类似地,如果

,消费者应该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为什么? ,其中常数λ表示货币的边际效用,消费者应该如何对该种商品i 的消费数量进,消费者则会进行相反的调整,即减少对商品1的购买,增加对商品2的时实现总效应最大化。 时,表示消费者最后一单位货币收入无论用来购买商品1还是用来购买商品2,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相等的,这说明该消费者通过对这两种商品购买数量的调整,实现了,则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