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内蒙古财经大学802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人

【答案】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在进行经济分析时的一个基本假设,也称为理性人,是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样人们作出经济决策的出发点,就是私人利益,每个人都寻求个人利益极大化,而不会做出于己无利的事。

经济人假设包括以下内容:

①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例如,消费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满足; 生产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利润; 生产要素所有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报酬。这就是说,经济人主观上既不考虑社会利益,也不考虑自身非经济的利益。

②个人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型和随机型的决策。因此,经济人又被称为理性人。

③经济人拥有充分的经济信息,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其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与后果。因此,经济中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获取信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

④各种生产资源可以自由地、不需要任何成本地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流动。

,即该假设并不意味着这些市经济人的利己主义假设并不等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自私自利”

场活动个体只会关心自己的钱袋子。相反,他们会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过程中,自然地、必然地为社会提供最优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客观地实现一定的社会利益。

2.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答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20世纪30年代初一起提出来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新古典模型的典型代表函数,其一般形式为:

式中,Q 为产量; L 和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 A 、α和β为三个参数,0<α, β

参数α和β的经济含义是:当α+β=1时,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α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β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的参数。与β之和,还可以判断规模报酬的情况。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增; 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不变; 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减。

3. 期望效用

【答案】期望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可能获得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如果用P 和1-P 表示两种结果W 和Q 发生的概率,则期望效用函数可记作:

EU=PU(W )+(1-P )U (Q )

可以看出,消费者的期望效用就是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可能得到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由于期望效用函数的建立,对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面临风险的行为的分析,就成了对消费者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行为的分析。

二、计算题

4. 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

【答案】据题意,可知。

。 ,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 因为,当平均可变成本A VC 函数达到最小值时,一定有

故令

解得Q=10。 又由于

成本函数,有。 ,所以当Q=10时,A VC (Q )达到最小值。将Q=10代入平均可变,得平均可变成本的最小值为。即当产量Q=10时,平均可变成本A VC (Q )达到最小值,其最小值为60

5. 用图说明序数双用论者对拍费者均衡条件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答案】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和对需求曲线的推导,运用的两个基本分析工具是无差异性曲线和预算线。无差异性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全部组合的,其斜率的绝对值可以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来表示。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两种商品的全部组合,其斜率为

(1)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发生在一条给定的预算线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的切点上,于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

或者。

消费者的均衡

如图所示,有一条预算线和三条反映不同效用程度的无差异曲线,只有预算线AB 和无差异曲线U 2的相切点E ,才是消费者在给定的预算约束下能够获得最大效用的均衡点。因为无论是无差异曲线U 3的点,还是无差异曲线U 1上的点,以及无差异曲线U 2上除了E 之外的点,它们所表示的商品组合的效用,或者无法满足,或者小于E 点代表的效用水平。只有当既定的预算线AB 和无差异曲线U 2相切于E 点时,消费者才在既定的预算约束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满足,故E 点就是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在均衡点E 有:

使得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

,这就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它表示: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

需求曲线的推导

(2)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推导分析图(a )中价格—消费曲线上的三个均衡点E 1, E 2和E 3可以看出,在每一个均衡点上,都存在着商品1的价格与商品1的需求量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均衡点E 1,商品1的价格为P 1,商品1的需求量为州。在均衡点E 1,商品1的价格由对下降到对,则商品1的需求量由X 1增加到X 2。在均衡点E 3,商品1的价格由P 1下降到P 1,则商品1的需求量由X 1增加到X 1。把每一个P 1数值和相应的均衡点上的X 1数值绘制在商品的价格一数量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这便是图(b )中的需求曲线。

在图(b )中,横轴表示商品1的数量X 1,纵轴表示商品1的价格P 1。图(b )中需求曲线

上的a 、b 、c 点分别和图(a )中的价格—消费曲线上的均衡点E 1, E 2, E 3相对应。至此,从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经济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了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由图可见,序数效用论者所推

231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