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东财经大学金融硕士教育中心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账面平衡(Book Balance)

【答案】账面平衡是指国际收支账面上的平衡。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复式记账法编制的,其借贷总差额必然为零,因此,账面平衡的实际经济意义并不大。账面平衡并不意味着各个具体项目的收支平衡,事实上,各个项目本身经常是不平衡的,而是通过各项口的借方或贷方差额的相互抵销与弥补,才达到总收支的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收支可能处于事实上的失衡状态。在国际收支分析中,各国通常用横线将国际收支各项日分成两个部分,线上的项目称实质项目,线下的项目称平衡项目。实质项目包括商品、劳务、转移支付及一些资本项目。实质项目的盈余和赤字实际上表现为一国国际收支的真实平衡状况,而账面平衡则是由平衡项目来完成。实质项目收支若基本平衡,一国国际收支即被认为是平衡的,因而不需要平衡项目调整来实现账面平衡; 反之,则需要用平衡项目的调整来实现账面平衡。总之,由于有平衡项目的调整,账面永远是平衡的。平衡项目包括黄金、外汇和其他流动资产,这是弥补国际收支赤字或反映国际收支盈余的项目,也就是国际储备。分析账面平衡是如何实现的,即实质项目与平衡项目的相互关系状况如何,有助于了解一国国际收支的实际平衡状况。

2. 资本外逃(Capital Flights)

【答案】资本外逃亦称资本逃逸、保值性资本流动。指基于对安全或保值方面的考虑,短期资本持有者迅速将其资本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的行为或过程。引起资本外逃的动因分为两种:资本安全因素和资本收益因素。资本安全因素既包括政治方面的因素,如:一国政局动荡不稳,资本外逃以求安全; 也包括经济方面的因素,如:一国国内经济情况日益恶化,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其货币可能发生贬值,资本外逃以期保值。资本收益因素是指:一国加强外汇管制或颁布新税法,使资本使用受到限制或资本预期收益减小。

资本外逃的渠道主要有:各种形式的空壳公司的出现; 外方通过产品出口和原材料的定价手段赚取高额利润,变相抽回资本; 外汇指定银行柜台把关不严; 外方投资设备作价高估,造成虚假投入。

资本外逃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收支稳定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它将降低该国的国内储蓄水平,从而造成投资下降和生产萎缩; 它将加剧国际收支逆差,从而引起外汇储备的减少和国际清偿能力的恶化,使本币汇率波动; 大量资本外逃时,如果一国试图维持一定的生产和消费水平,势必将引起外债负担的迅速累积。因此防止资本外逃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3. 到期收益率

【答案】指持有债券到期,债券获得的收入的现值与当前价值相等时的利率水平。

4. 市场有效性

【答案】市场有效性一般是指在市场上,商品买卖之间的相互行为形成某一特定商品价格,这一价格能够全面反映有关商品的所有公开信息,尤其在出现任何有关的新信息后,上述价格应该能够立即随之做出调整的整个过程的效率。对市场有效性的直观刻画是:价格可以反映所有公开的信息; 价格对有关新信息可以做出迅速且不偏不倚的反映; 没有可能利用公开信息进行套利。按照影响证券价格的历史信息、公开信息和内幕信息,有效市场理论将市场分为弱式、半强式和强式三种有效市场。在弱式有效市场存在情况下,证券价格反映了其所有历史交易信息,即有关证券的历史信息己经被充分披露、均匀分布和完全使用,任何投资者不可能通过任何方法来分析这些历史信息以取得超额收益; 在半强式有效市场存在情况下,证券价格已经充分、及时地反映了所有可通过正当途径获得的公开信息,例如公司公布的盈利报告、分红、送配股的公告、会计政策变动以及专业机构公开发表的资料等,即证券价格的形成反映了全部投资者对所有公开信息的判断; 在强式有效市场存在情况下,证券价格已经充分及时地反映了所有公开的与内幕的信息。

5. 单一银行制和分支行制

【答案】单一银行制和分支行制是商业银行的两种组织制度。单一银行制又称单元银行制,指业务只由一个独立的银行机构经营,而不设分支机构的银行组织制度。分支行制指银行在大城市成立总行,并在全国及该市或国外各地设立分支行的制度,分支行的业务和内部事务统一遵照总行的规章和指示办理。目前绝大部分国家都采用这种形式。

两种银行制度相比,单一银行制可以限制银行间的吞并和金融垄断,有利于协调政府和银行间的关系,自主}h}和灵活性较好。但是由于限制了竞争,不利于提高效率,与经济的外向化发展矛盾,金融创新不佳。而分支行制则有利于开展竞争,获得规模效益,有利于调剂和充分运用现金,分散风险,便于国家直接控制管理,但需要高水平的控制与管理能力。

6. 金融

【答案】当货币的运动和信用的活动虽有多方面联系却终归保持着各自独立发展的过程时,这是两个范畴; 而当两者密不可分地结合到一起,那么,与货币范畴和信用范畴存在的同时,又增加了一个由这两个范畴长期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范畴。这就是“金融”。

金融或可界定为:凡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以及以货币与信用结合为一体的形式生成、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 换一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凡是涉及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信用,以证券交易为操作特征的投资,商业保险,以及以类似形式进行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

二、0

7. 城市商业银行都不是股份制的商业银行。( )

【答案】错

【解析】城市商业银行可以是股份制,例如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都是股份制城市商业银行。

三、简答题

8. 如何认识金融业标准? 中国在实施这些标准时应持何种态度?

【答案】(1)金融业标准是金融行业须共同遵守的统一规范和通用语言,是能对金融业务活动做出明确界定并作为衡量相关金融行为的参照系。

金融业标准目前主要集中在“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SAP )中。“金融部门评估规划”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于1999年5月联合推出,旨在加强对成员国(地区)金融脆弱性的评估与监测,以减少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同时推动一国(地区)金融改革和发展。目前,FSAP 己成为国际广泛接受的金融稳定评估框架。

尽管FSAP 并不包括所有的业务准则,但涵盖了金融业五个主要方面的准则,即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 )发布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 国际证监会组织发布的《证券监管目标与原则》; 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 )发布的《保险核心原则与方法》; 十国集团中央银行支付体系委员会发布的《重要支付系统核心原则》以及丁OSCO 和CPSS 联合发布的《证券清算体系建议》。

(2)2012年4月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公布报告认为,中国金融体系较好地遵守了《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证券监管目标与原则》、《保险核心原则与方法》、《重要支付系统核心原则》和《证券清算体系建议》等金融领域的国际标准,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在监管能力、法规体系、信息透明度和消费者保护方面进展明显,监管有效性显著提升。

从总体上看,过去国际上通行的金融业标准,大多是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后来者,因此基本上是发达国家说了算。西方国家制定金融业标准,难免倾向于考虑自身利益。中国经济金融己经进入一定发展阶段,需要积极参与金融业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参与国际金融准则新一轮修订,提升我国金融业稳健标准”。简言之,中国在制定金融业标准中需要有自己的声音。但无论如何,提高金融业标准对中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

9. 简述早期资本结构理论种类。

【答案】(1)净收益理论。净收益理论是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中的一个极端理论。净收益理论认为,利用负债融资,提高企业的财务杠杆比率,可降低总资本成本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故企业采用负债融资总是有利的。依照该理论,企业最佳的资本结构应是100%的负债,显然该理论不符合现实情况。

(2)净营业收益理论。净营业收益理论代表了早期资本结构理论的另外一个极端的看法。该理论认为不论企业财务杠杆作用如何变化,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是固定的,对企业总价值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