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乡镇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题库>儿科综合复习题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缺铁性贫血患儿.给予铁剂治疗有效最早出现的改变是()

A . Hb增多
B . RBC增多
C . 面色红润
D . 网织红细胞计数增多
E . 食欲好转

与问诊重要性无关的是()。 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 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医教研工作的基本资料。 消除患者生理和心理压力的方法。 政法工作中的重要素材。 对于心房扑动和其他室上性心动过速,推荐初始复律能量值为() 50~100J。 100~200J。 200~300J。 300~360J。 500J。 危重患者住院后,护士首先应()。 详细询问病史。 填写各种卡片。 介绍有关规章制度。 与营养室联系为患者定餐。 立即通知医师,测量生命体征并配合抢救。 下列肿瘤中,间充质为恶性成分的是() 恶性成釉细胞瘤。 原发性骨内癌。 牙源性囊肿恶变。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恶变。 成釉细胞肉瘤。 患者男,85岁,已婚,因“反复血PSA升高6个月”来诊。6个月前体检发现血PSA增高。直肠指检:前列腺右侧可触及结节,质地硬,无压痛。经直肠前列腺B型超声:前列腺右侧可见低回声结节,内可见血流。建议患者穿刺活检,患者拒绝。1个月后复查血PSA仍高于正常值,最高达50ng/ml。有冠心病反复发作史。查体:前列腺指诊同上;双侧精囊未触及,直肠内未触及肿物,指套退出时无血迹。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主要生长方式4分,次要生长方式3分。患者属于高危前列腺癌,高危前列腺癌的诊断条件包括()。 A.血清PSA<20ng/ml。 肌酐正常。 Gleason评分>9分。 血清PSA>20ng/ml;临床分期≥T2c;Gleason评分≥8分。 预期寿命>10年。 血清PSA>30ng/ml。 缺铁性贫血患儿.给予铁剂治疗有效最早出现的改变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这是一道记忆理解题,考核学生对贫血恢复过程中造血、外周血象和临床症状的关系判断。该题错选率不高,主要错选是A,其次是E。该题给予的答案均是铁剂治疗有效的指标,但该题关键要求的要点是"最早出现的改变"。而题目所给选项中A、B、D是实验指标,C、E是非特异性临床症状,要判断贫血改善最有效,最早的改变的指标必然是客观可定量指标,而不可能是非特异性症状,因此,C、E先可除外。判断贫血改善的3个实验指标是哪一个,应结合三者与造血的关系:D网织红细胞计数增加,它代表了骨髓造血的活跃,代表新生红细胞增加,是最早的改变,然后才有Hb和RBC的增多,贫血好转后才会面色红润和食欲好转,理解了这些过程,答案就不会选错了。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