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指出下面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并说明用哪种功能类的词语充当。
①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②现状和习惯往往束缚人的头脑。
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④康熙皇帝对当时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一切欧洲学术,几乎都发生兴趣。
⑤当年红军二方面军长征渡金沙江时总指挥贺龙写的一封信已经在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发现。
⑥越王勾践独自坐在石室里。
⑦用历史著作《三国志》去对比文学著作《三国演义》,未尝不是有益的事。
⑧几乎大多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史学界的评价还莫衷一是。
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好的30年。
【答案】①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动宾‖动宾) ②现状和习惯“往往束缚人的头脑。(联合‖偏正)或(联合‖状中)
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量词短语‖量词短语)
④康熙皇帝“对当时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一切欧洲学术,几乎都发生兴趣。(同位‖偏正)或(同位‖状中)
⑤当年红军二方面军长征渡金沙江时总指挥贺龙写的一封信,‖已经在云南丽江的纳西族自治县发现。(偏正‖偏正)或(定中‖状中)
⑥越王勾践“独自坐在石室里。(同位‖偏正)或(同位‖状中)
⑦用历史著作《三国志》去对比文学著作《三国演义》,‖未尝不是有益的事。(偏正‖偏正)或(状中‖状中)
⑧几乎大多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史学界的评价还莫衷一是。(偏正‖主谓)(定中‖主谓)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好的30年。(偏正‖动宾)
2. 拿你所学过的外语来和现代汉语比较,谈谈现代汉语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现代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具有区别于印欧语系语言的许多特点。
(1)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①没有复辅音;
②元音占优势;
③音节整齐简洁;
④有声调。
(2)词汇方面
①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
②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③同音语素多。
(3)语法方面
①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
②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③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④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4)文字方面
汉语是世界上唯一的几千年来一直使用表意文字的语言,具有超时空性,能记录语音上差别极大的不同语言。
3. 改正下列各句中所用辞格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①这歌声似一盏灯把我的红心照亮。
②登山远望,对岸的一方池一方池的稻田,好像天上的繁星一样。
③收割那天,我们拿着镰刀,走向田野,金黄的稻子吓得浑身发抖,低头求饶好像在说,别割我,别割我! 啊,我痛死了!
④人群欢跃,泥土也从地下伸出头来向着人们微笑。
⑤晨踏白霜,晚披红绸。
⑥一个南瓜如地球,
结在五岳山上头。
把它架到大西洋,
世界又多一个洲。
⑦大家决心学雷锋人,走雷锋路,接雷锋枪,使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答案】①这是用的比喻(明喻)手法,把“歌声”比作可见的“明灯”,二者毫无相似之处。可改为:“这歌声将变成一盏明灯把我的红心照亮。”
②这里用的是比喻(明喻),把“稻田”比作“繁星”,也不恰当,二者无相似点。可改为:“登山远望,对岸的一方块一方块的稻田,好像绿色的方格锦缎一样。”
③这是用拟人的手法描写割稻的情况。镰刀割稻,稻子发抖、求饶、痛死,这与丰收的环境气氛很不协调。可改为:“收割那天,我们拿着镰刀,走向田野,金黄色的稻浪,随风起伏,好像在欢迎我们,齐唱:‘来吧! 来吧! 快收获! 快收获! ”,
④这是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泥土”,但缺乏真实的思想感情。“泥土”怎么能“从地下伸出头来”? 可改为:“人群欢跃,土地也微笑。”
⑤这是对偶,句中的“红绸”,语意不明。联系上文看,好像指的是晚霞。可改为:“晨踏白霜,晚披红霞。”
⑥这首诗歌是通过比喻来夸张的,但夸张得不合情理,没有实际基础。既然南瓜如地球那么大,又如何“结在”地球上的“五岳山上头”,又怎样把它“架到大西洋”,怎么好说“世界(指地球)又多一个洲”? 思维混乱,矛盾百出。这是假话、大话、空话,故意虚张声势。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创作。
⑦这里用的是排比手法。“雷锋人”是生造词语。可改为“大家决心做雷锋式的人物,走雷锋的道路,接雷锋的枪支,使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4. 阅读下面句子,并回答问题。
(1)他饿着肚子,也一定要让家里人吃饱。
(2)虽然他饿着肚子,但一定要让家里人吃饱。
(3)即使他饿着肚子,但(也)一定要让家里人吃饱。
(4)他宁可自己饿着肚子,但(也)一定要让家里人吃饱。
问题一:以上句子都属于广义转折关系,请分析以上各个句子的转折关系的语义特征。
问题二:请举例说明
复句中连接词的作用。
【答案】(1)分析各句的语义特征
①句属于突转关系,即没有转折提示词,直接表转折义。分句间意义上的相对不那么明显,转折语气较弱。
②句属于表示是实让的容忍性让步关系。重转关系,分句间的意义是先让步后转折,相反意味很重。
③属于广义转折中的虚拟性让步转折句。
④句属于忍让性让步关系,轻转关系,转折意味比重转轻。
(2)举例说明复句中连接词的作用
关联词语是复句重要的语法标志,是表达分句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重要语法手段。复句中的连接词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①衔接作用:在复合句中,连接词在两分句中起衔接作用。如“他饿着肚子,也一定要让家里人吃饱。”中副词“也”字就连接着两句,给句子附上了转折意义。
②标示作用:复合句中的连接词标示着分句间的关系。如“虽然他饿着肚子,但一定要让家里人吃饱。”这句中的虽然,但是,标示出了句中的转折关系。
③转化作用:复合句中的连接词有时具有转化作用,同样的分句,用上不同的关联词,则句子表示的意义也就随之改变。如“如果明天下雨,就不去爬山”这句话中,将表不假设的连接词“如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