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841中国美术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历代名画记》

【答案】《历代名画记》是晚唐张彦远所著的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宏富的绘画通史著作。全书内容大致为三部分:绘画史发展的评述及理论认识; 绘画的有关资料、著录以及鉴识、收藏; 370余名画家传记及作品。具有当时绘画“百科全书”的性质。在中国绘画史学的发展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承先启后的里程碑意义。

2. 六要

【答案】“六要”是五代画家荆浩在他重要的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中提出的山水画的六种笔法,即气、韵、思、景、笔、墨,在山水画领域发展了谢赫的六法论。

3. 《历代帝王图》

【答案】《历代帝王图》又称《古帝王图》,中国唐代画家阎立本人物画代表作。画中刻画了历史上西汉至隋朝有不同作为的13位帝王的形象。从画像来看,虽仍有程式化的倾向,但在人物个,性刻画上表现出很大的进步,不落俗套,而显得个性分明; 画中按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观念,处理人物的大小。用重色设色和晕染衣纹的方法,有佛教艺术的影响。色彩效果凝重,人物造型准确,用笔舒展,用线多为粗细均匀的铁线描,体现出初唐人物画的特征。

4. 苏轼《寒食帖》

【答案】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纸本墨迹卷,共十七行,字前小后大,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为传世苏书中之代表作,号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5. 赵之谦

【答案】赵之谦是海派画家,书法篆刻造诣深厚,以此人大写意花卉画,变流布清末画坛的柔媚纤细作风为挺拔厚重,在色彩上吸收了民间绘画的特点,变清淡为艳丽。

6. 釉陶

【答案】釉陶是指低温船釉表面有釉的陶器,胎质教坚硬,胎作灰白色,表面有一层灰白或青黄色的透明釉,火候高达千度左右,叩之有金石声,不易吸水,接近瓷器,因此也称原始瓷器。东汉是釉陶最发达的时期,釉陶器的种类有壶、蹲、罐、洗、博山炉、瓶等,还有坞壁建筑模型和俑人、猴、鸭、狗、鸡等陶塑; 此外,新出现了黑色釉。

7. 《步辇图》

【答案】《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描绘了贞观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的联谊事件。画幅右面是坐在步辇上的唐太宗被九名肩抬步辇和掌扇的宫女簇拥着,画幅左面是身着小团花衣、拱手致意的禄东赞,他被典礼官引见给太宗皇帝。禄东赞及其随从的举止、相貌有着强烈的高原民族特色,容貌神情恰当地刻画出禄东赞睿智聪颖而又谦和的性格特征; 唐太宗的形象表现则更为成功,在深沉谦和的外表中流露出深才大略和非凡气度。这幅作品忠实地表现了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的成功塑造也表达出肖像画创作的成就。

8. 李叔同

【答案】李叔同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艺术家,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1918年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别度为僧,号弘一法师。李叔同早年的书法由篆入隶,致力于魏碑,颇得《张猛龙》、《始平公造像》体势,体健潇洒,才情毕现。出家后阪依行书,字取长势间架单纯,线条稚拙藏锋,风格平淡、恬静、冲逸,具有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晚年之作愈加笔笔气舒,笔笔锋藏,笔笔神敛,具有敛神藏锋,定慧于心的气韵。音乐作品有《送别歌》、画作有《自画像》。其清净无为的艺术格调恐后人难以企及。

9. 居氏兄弟

【答案】居氏兄弟指清末画家居巢、居廉,他们是堂兄弟。居氏兄弟绘画均善用粉和水,以“撞粉”和“撞水”法发展了没骨花鸟画,即趁色彩未干之际,注入适量的粉和水,使之互相渗化交融,在画面干后即出现特殊效果。在中国美术史中,自觉地在熟宣纸和熟绢上发展成特殊技法的成就应归功于居氏兄弟。居氏兄弟的绘画成就直接影响了岭南画派。

10.博山炉

【答案】博山炉是汉代铜器中一个最具特色的品种。汉代“博山炉”炉体呈“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盖上部雕镂成山岳的样式,象征海上的仙山“博山”。博山炉盖上的山峦群峰中常饰以飞禽走兽,穿插在云气之间,其下承之以人形及盘。山间有孔,当香料在炉中燃烧时,烟气可从镂孔冒出,云雾缭绕。炉座成盘形,用以盛水,以助蒸香气。

二、论述题

11.唐代书法的主要成就主要有哪些?

【答案】背景:唐代社会鼎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唐太宗竭力推崇王羲之,并亲为作《王羲之传论》。唐代书法的主要成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楷法的确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三大楷书家。

①欧阳询

欧阳询,字信本,唐代三大楷书家之一。

a.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b.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

c.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

②颜真卿

颜真卿,字清臣,琅琊人,人称颜鲁公,为人忠直,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

a. 擅楷、行书,以大楷著称,浑厚雄强。颜体楷书,于圆满中见筋骨,笔力雄健,力沉势足,大气磅礴,树立了一代新风。

b. 其正书笔画横平竖直,丰腴雄强,结体则宽博大度,字字谨严,颇有庙堂气,被视为千余年来书学典范。

c. 楷书作品有《东方朔画赞》(早期),《中兴颂》(成熟期),《颜家庙碑》(晚年),以及《自书告身》《祭侄文稿》《争座位帖》(行草书)。

③柳公权

柳公权,字诚悬,晚唐书法家,以楷书著称。

a. 柳公权的书法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 与颜体不同,更偏重骨力,时有“颜筋柳骨”之誉。 b. 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

c. 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蒙诏帖》。

(2)行书觉醒:初唐欧、虞、褚等人的行书创作。

①虞世南

虞世南,字伯施,初唐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诗人、政治家。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

a. 他的字用笔圆润,外柔内刚,结构疏朗,气韵秀健。

b. 代表作有《孔子庙堂碑》《蝉》。

②褚遂良

褚遂良,字登善,唐朝政治家、书法家。

a. 工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b 代表作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

(3)草书的再飞跃:张旭、怀素的“狂草”。

①张旭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以草书著名,史称“草圣”。嗜酒,每大醉后作书,世称“张颠” a. 书家全凭意气,虽千奇百怪,而求源流,无一笔不合规矩,其草书被列为“三绝”。

b. 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

c. 他的字奔放豪逸,笔画连绵不断,有着飞檐走壁之险。草书之美其实就在于信手即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