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917普通生物学[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答案】在遗传学上,显性性状是指杂种
隐性性状是指杂种
2.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答案】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向单一方向卷曲而形成的有周期性重复的主体结构或构象。这种周期性的结构是以肽链内或各肽链间的氢键来维持的。包括螺旋、折叠、转角、无规卷曲。
3. 达尔文主义。
【答案】达尔文主义是达尔文创立的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4. 胞内消化。
【答案】胞内消化是指整个摄食过程,包括摄入、消化、吸收和排出都在一个细胞内进行的过程(单细胞原生动物都进行胞内消化)。
5. 解偶联剂。
【答案】解偶联剂是指能消除类囊体膜或线粒体内膜内外质子梯度,解除磷酸化反应与电子传递之间偶联的试剂。
6. 细胞内液。
【答案】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约占体重的40%(男)和30%(女)。
7. 长日植物。
【答案】长日植物是指在24h 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一定时数才能成花的植物。如延长光照或在暗期短期照光可促进或提早开花,相反,如延长黑暗则推迟开花或不能成花。典型的长日照植物有天仙子、小麦等。
8. 单纯扩散。
【答案】单纯扩散是指不需要膜中蛋白质等分子的协助,也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的扩散。 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9. Hayflick 界线。
【答案】Hayflick 界线是指Hayflick 等人发现的细胞分裂能力和寿命是有一定限度的规律,如体外培养人的二倍体细胞,只能培养成活40〜60代。
10.载体。
【答案】载体是一种可将外源DNA 片段送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或表达的运载工具。包括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常用克隆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病毒。
二、简答题
11.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综合进化论。
【答案】(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自然选择的对象是个体。正是由于物种的个体间存在着适应性、生存和生殖能力上的差异,使得自然选择可以进行。通过自然选择,造成“适者生存发展,不适者被淘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至今仍被人们所接受,它回答了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但由于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和其它一些原因,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遗传、变异的机制未能阐明;强调物种变化是由微小变异逐渐积累成显著变异而引起的,对突变的作用认识不足等。
(2)现代达尔文主义是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基因学说以及群体遗传学的基础上,结合生命科学其它分支学科的新成就而发展起来的,又称为综合的进化理论。它认为进化是在群体(种群)中实现的,进化的原料是突变,生物类型改变的遗传根据在于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通过突变和自然选择的综合作用,就可以导致生物新类型的产生。
12.简述遗传物质DNA 在细胞周期中各阶段的变化。
【答案】从上一次细胞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有丝分裂开始之间的一段间隙时间,称为间期,包括
(1)
(3)期、S 期、期。间期是DNA 合成和细胞生理代谢活动旺盛的时期。 期:此时没有DNA 复制,但有RNA 和蛋白质合成。 期:此时细胞里含有两套完整的二倍体染色体,不再进行DNA 合成。
(2)S 期:此时细胞内进行DNA 合成,DNA 总量増加一倍。 间期DNA 的含量増加1倍:
细胞有丝分裂M 期可以区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有丝分裂中DNA 分子数的变化:前期4n ,中期4n , 后期4n , 末期随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DNA 的含量恢复到2n 。
13.简述生态系统中营养级的基本概念与结构特征。
【答案】(1)营养级的概念
营养级是指生物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中所处的层次。在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凡是以相同的方式获取相同性质食物的植物类群或动物类群可分别称为一个营养级,在食物网中从生产者植物起到
顶部肉食动物止,即在食物链上凡属同一级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就是一个营养级。
(2)营养级的结构特征
营养级的结构特征通常用生态金字塔来描述。生态金字塔是指各营养级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可以采用个体数量单位、生物量单位或能量单位表示。
①数量金字塔:通常在生物链的起点生物个体数量最多,在往后的各个环节上生物个体数量逐渐减少,到了顶位食肉动物数量变得极少,因此数量金字塔一般是呈下宽上窄的正锥体。
②生物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是以生物的干重表示营养级中生物的总重量,通常是上窄下宽的正锥体,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常常表现为一个倒锥体生物量金字塔。
③能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是由各营养级所固定的总能量多少构成,呈正锥体图形。
14.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有何区别?
【答案】(1)光合作用的定义
光合作用是指自养生物(植物、藻类和光合细菌)将光能转换为有机分子的化学能的过程,为异养生物提供食物和氧气,是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碳(暗)反应两个阶段。
(2)光反应
光反应又称光合电子转移反应。光反应是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中进行,通过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分子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产生氧气的过程,包括叶绿素对光的吸收、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3个主要步骤。
①在反应过程中,叶绿素经光能激发产生高能电子,从而将光能转变为电能。
②电子通过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中的电子传递链间的移动传递,将
体腔,建立电化学质子梯度,用于A TP 的合成。 ③光反应的最后一步是(3)暗反应
光合作用的第二阶段暗反应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将
生化反应。叶绿体利用光反应产生的
在光下进行,但不需要光直接参加。反应包括和转变为磷酸丙糖的复杂和A TP 的化学能,将(:02还原成糖,其过程必须固定、氧化还原反应和RuBP 的再生。
表
接受高能电子被还原成 从叶绿体基质传递到类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