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698建筑学专业基础之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印度经济管理学院宿舍楼

【答案】印度经济管理学院宿舍楼是路易•康的设计作品。该设计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以大片墙而为主。所有建筑都有朴素的红砖墙面,与周围的自然植物和谐,而大面积的实墙则尽可能地遮荫,还在建筑上开设的各种奇特的孔洞。路易*康在这座建筑中所选用的清水砖墙,既是成本最低的建筑材料,同时也呈现出一种淳朴而静谧的学术气息。学生宿舍中的大小跨度孔洞,采用圆拱加扶壁墙垛或平拱加钢筋混凝土拉杆的结构制成,并且内部还设置了一些非正式的公共活动空间。

2. 迈里尔住宅

【答案】迈里尔住宅是芬兰现代建筑设计大师阿尔托为自己设计的一座小型别墅建筑,位于芬兰诺马库。这座住宅建于1938年至1941年,地处一片树林与一个曲面游泳池之间,建筑平面呈“L”形,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成,也加入了一些石材和木材等传统的自然建筑材料。小别墅通过不同材质所营造的不同体块的组合,丰富了立面形象,同时以植物、水面和纯净的白墙、自然纹路的木窝、透明的玻璃来取得一种自然、和谐的建筑氛围,突出了建筑清丽、温馨的格调,极其富于生活气息。

3. 勃兰登堡门

【答案】勃兰登堡门是是普鲁士早期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的代表性作品,由朗汉斯设计。这座大门以雅典卫城山门为原形,主要由多立克柱式支撑的山墙组成,但这座大门的柱子没有遵循古老的比例关系,而是纤细一些。此外,檐部也被加高,并在当中设置了四驾马车的雕像装饰。

4. 美国国会大厦

【答案】美国国会大厦是美国联邦政府的所在地,也是古典建筑风格的标志性建筑。国会大厦最初由威廉•斯顿设计,但建筑工作并不顺利,从1793年开始兴建以后,先后更换了多名建筑师,才于1867年最终完成。国会大厦主要由上下议院和最高法院以及一些附属和服务性建筑组成,所有建筑被统领于中央大穹顶之下。在国会大厦中,虽然建筑形象遵循古典建筑风格,但却使用了钢铁、混凝土等新型建筑材料。此外,美国人还发明了属于自己的“玉米柱头”和“烟草柱头”并运用到国会大厦的设计上。该建筑体现出了这种古典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二、简答题

5. 芝加哥学派的风格?主要代表人物是谁?代表作有哪些?提出什么口号?

【答案】芝加哥学派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其最兴盛的时期是在1883年~1893年。

(1)芝加哥学派的风格

①在建筑设计方面,它突出功能的主要地位,肯定了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密切关系,明确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②在建筑造型方面,它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其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芝加哥窗”,即整开间开大玻璃,以形成立面简洁的独特风格;

③在工程技术方面,它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强调建筑艺术应反映新技术的特点。

(2)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

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得力支柱与理论家,他的理论与实践使当时致力于探索高层建筑设计的芝加哥进步工程师与建筑师足以称为芝加哥学派。他是第一批设计摩天大楼的美国建筑师之一。生于波士顿。在美国现代建筑

革新中起过重要作用。强调装饰对建筑的重要性。

(3)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作

布法罗大厦,马凯特大厦,CPS 百货公司,里莱斯大厦,马歇尔百货商店,莱特尔大厦。

(4)芝加哥学派的口号

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形式永远随从功能,这是规律”。

6. 盖蒂中心是谁的作品?最成功之处是什么?

【答案】盖蒂中心位于美国圣莫尼卡山脉,造型奇特,它包括一座非常现代化的美术博物馆,一个艺术研究中心和一所漂亮的花园。

(1)盖蒂中心的设计者

其设计者是迈耶,他是美国建筑师,现代建筑中白色派的重要代表。

(2)盖蒂中心的成功之处

最成功之处在于建筑群落的组织与环境的完美结合。

三、绘图题

7. 旧金山圣玛利亚主教堂外观图

【答案】

图 旧金山圣玛利亚主教堂外观图

四、论述题

8. 举例说明密斯的空间理论。

【答案】(1)流动空间

①密斯对流动空间的理解

密斯认为,建筑空间不像以往习惯那样地是一个由墙面、屋面和地面像盒子似的,室内外空间绝然划分的房间;而是由一些互不牵制的部件——可以独立行动的墙面、屋顶和地面——分别组合起来,成为既可封闭,又可开敞或半开敞,或互相贯通的多种多样的建筑空间。

②典型实例: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

a. 该建筑突破了传统砖石承重结构必然造成封闭的、孤立的室内空间形式,采取一种开放的、连绵不断的空间划分方式。主厅用8根十字形断面的镀镍钢柱支撑一片钢碎平屋顶。墙壁因不承重而可以一片片地自由布置,形成一些既分隔又连通的空间,互相衔接、穿插,引导人流,使人在行进中感受到丰富的空间变化。

b. 该馆在建筑形式处理上也突破了传统砖石建筑的以手工方式精雕细刻和以装饰效果为主的手法,而主要依靠钢、玻璃的新建筑材料,表现其光洁平直的精确美,以及材料本身的纹理和质感的美。在建筑空间和形式处理上创造了成功的新经验。

(2)全面空间

①密斯对全面空间的理解

密斯认为,建筑物的用途是经常变化的,但不能因此就推倒重建,所以要把沙利文的口号“形式随从功能”颠倒过来,建造一个偌大的、没有障碍的,可以供自由划分的实用而又经济的空间,再使功能去适应它。明确哪些是承重构件和不承重构件,逻辑地处理它们的形体表现。因此,他企图创造一种没有阻隔的大空间,以便随意改变隔墙来满足不同要求。

②典型实例:伊利诺工学院建筑馆

该馆长67米,宽36.6米,没有柱子和承重墙。顶棚和幕墙都悬挂在四榀大钢架之下。设计教室、图书馆、展览室等都布置在这个大空间里。仅用一些不到顶的隔墙略加分割。一些独立的房间如厕所、贮藏室则布置在地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