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科技大学艺术设计概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广告

【答案】广告最具体、最抽象的定义是广而告之。广告是一种用登报、广播、招贴等形式介绍商品、服务性事业等的宣传方式。

2. 青铜

【答案】青铜是自然铜(红铜)与铅、锡等元素的合金,不同的器物其合金的配比不同,铅锡成份越大青铜越硬脆。

3. 虚拟设计

【答案】虚拟设计是指艺术设计师使用电脑进行设计,用程序的语言方式在虚拟的信息空间中创建艺术形象、进行设计的活动。有学者将数字化方式的虚拟分为三种形式:对实有事物的虚拟,即对象性的虚拟或现实性的虚拟; 对现实超越性的虚拟,即对可能性和可能性空间的虚拟,与现实性相关,又超越现实性; 对现实背离的虚拟,即对现实的不可能的虚拟,虚拟的意义和价值表现得最为充分和彻底。

4. 技术美学

【答案】技术美学是研究物质文化领域中有关审美形态和言美心理的美学,是从其审美价值的本源和构成形态上做出的界定。较之于一般的美学思辨,作为美学分支的技术美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应用性。它是研究物质生产和器物文化中有关美学问题的应用美学学科,是随着20世纪30年代现代科学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新的美学分析学科。技术美学是主要衡量产品和设计美的各种要素和可能性因素的综合理论体系。坚持技术美学理论的德国理论家认为设计美学与一般美学虽然有很多原则上的共同点,但是技术美学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对于技术美的解释可以通过观察和统计进行定量。

5. 非物质主义设计

【答案】非物质设计是社会非物质化的产物,是以信息设计为主、基于服务的设计,包含软件程序设计层面、功能价值层面、方法服务层面及空间、感觉、思想和哲学等诸多方面。从物质设计到非物质设计,是社会非物质化过程的反映,也是设计本身发展进步的一个上升形态。

6. 创造

【答案】创造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所特有的本质,其特征在于综合现有的各种信息和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完成质的飞跃,是人类有意识地对世界进行探索性劳动的行为。设计作为协调

诸多因素的人类改造自然和自身的主动行为,其内在驱动力就是创造。

7. 德国工业同盟

【答案】1907年由赫尔曼·穆特休斯在德国倡议成立,是旨在促进设计的半官司方机构,全称“德意志工业同盟”,简称“DWB" 。同盟成员包括了制造商、建筑家和工艺家。为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同盟公开追求商业目的,奠定了德国产品重质量的传统,标志着德国现代主义运动的发韧。此外,同盟还影响和培养了一代新人,使工业设计在欧洲各地开展起来,对欧洲设计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盟的中心人物和实践者是彼得·贝伦斯,他被人为是工业设计史上第一个工业设计师,代表作有芬兰萨纳萨诺市政厅、伊马特拉教堂等。

8. 功能美

【答案】由于实用价值即物的功能价值能满足人生命生存的需要,合乎人的目的性,因而使人感觉到满足和愉悦,从而体验到一种美,即“功效之美”。功能美最本质的内容是实用的功能美。功能主义认为凡是有用的东西都是美的,明确表现功能的东西就是美的。

二、简答题

9. 计算机对于艺术设计的影响分析。

【答案】(1)运用计算机进行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成为一种具体化的虚拟方式,艺术设计以数字化的虚拟为中介,创造和构思艺术形象、设计作品。电子空间中创建和生成形象的中介方式,即虚拟方式的产生和存在对于人类而言其意义是极为深刻的,它既是人类有史以来的又一次中介方式的革命和生存方式的革命,也是人类艺术设计方式的一次革命。

(2)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设计上导致各种设计思潮的产生,同时为设计的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

(3)在艺术存在的意义上,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整合,使艺术的存在具有新质和动力学的内容。 ①计算机在艺术中的运用,形成新的艺术存在方式和形式,在已有的艺术方式和形式之外开拓新的生存空间,设计新的领域,建构新的艺术存在方式和形式,不仅丰富原有艺术的存在形式,而且以新方式、新形式的创造使艺术的结构形式发生变化。

②艺术与计算机的运用,形成两者相互作用不断发生的过程,因此新的艺术方式和形式将随着时代、时间的延展和科技内容的更新发展而有新的生成,它不仅赋予艺术在新时代发展的可能性和动力学根基,而且揭示艺术与科学两者整合过程中的艺术是多种张力交叉、多种可能性并存、有巨大可变性、发展性的艺术。

10.你认为当代设计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答案】(1)多元并存的现状

当代设计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多元化设计风格的并存和融合,这种状态有时是矛盾的,甚至是对立的,但却拥有共同的理念,即以更为符合人的精神需求为目的,创造未来的世界和人类

的未来。“人性化”思想重新得到评价,历史主义和装饰主义重新抬头。关注人文因素、人的心理和情感的需要,己经成为当代设计发展的重要倾向。

(2)以人为本与新技术紧密结合

面对21世纪的设计应该显示它在未来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未来的设计,一方面继续以人为本,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是这种趋向的表现; 另一方面继续在高新技术领域深入发展,与计算机紧密联系的设计,与新材料、新环境、新的文化生活、新的社会结构和哲学形态紧密联系的设计是此种形式的趋向。

(3)可持续发展原则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战略一一“可持续发展”,这成为现在乃至未来设计必须遵循的法则。在这一原则之下出现了一些新的设计思潮和设计风格,如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循环设计、组合设计等。其中绿色设计和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设计未来的方向和趋势,代表了人类现代设计的一大主题。而循环设计、组合设计则是实现绿色设计和生态设计的两种方式。随着人类认识和设计探索的深入,人类实现绿色设计和生态设计的方式不断涌现,其目的都是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人、产品、环境的三位一体,最终达到实现人类理想化生活方式的目的。

11.设计的系统分析包括哪几方面?

【答案】设计系统分析是对系统结构和层次关系进行分解,使设计问题的构成要素和相关因素的内在关系能够清晰地呈现出来,从而明确各自特点,取得必要的信息和设计路径。设计的系统分析包括:

(1)总体分析

确定系统的总目标及相关客观条件的限制。

(2)任务与要求分析

为实现总目标需要完成哪些任务以及满足哪些要求。

(3)功能分析

根据任务与要求,对整个系统及各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4)指标分配

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对各子系统的要求及指标分析。

(5)方案研究

为完成预定任务和各子系统的指标要求,要制定出各种可行性方案。

(6)分析模拟

由于一个大系统要受许多因素影响,当某种因素发生变化时,系统指标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因果关系的变化通常需要经过分析模拟加以确定。

(7)系统优化

在方案研究和分析模拟的基础上从可行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