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阅读下列教学片段,回答问题。某老师在教学生使用Excel2003的信息技术的课程上,先让学生按照课本例题去操作,学会录入数据和进行数据计算。例题完成后再继续做练习题。一节课结束,老师发现虽然学生一直在做题,但是一般都是死板地照着课文一步步完成,没有学习热情,脱离书本也无法独立操作。该老师经过反思后,发现一节课不应该过多地强调技能锻炼,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于是老师重新设计方法,让学生制作本次期中考试的成绩单。(1)将学生每4人分为一组,老师引入话题,学生在已经掌握了Excel2003基本操作和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思考该如何制作成绩单。(2)遇到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或者小组交流解决。(3)成绩单不拘泥于某一种格式,只要完成要求即可。问题: (1)该老师的这种行为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2)修改后的教学方案采用的是什么教学策略?
案例:阅读下列教学片段,回答问题。在教学生制作电子报之前,老师要先让学生了解Word2003的基础知识及其常用的一些功能。通过让学生学会录入,文字的编辑和修改等逐渐加深至学会图文混排等知识。然后让学生自主创作并能独立地进行版式设计,最后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出完整并有新意的电子小报。问题: (1)这种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基于这一种学习理论产生的教学方法是什么?它的定义是什么?
在波分传输系统,我们将中心波长定义为下列那一波长()。 ["1510nm;","1552.52;","1560.61;","1310。"]
简述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趋势。
如下光纤种类,哪种最适合于开通高速DWDM系统()。 ["G.652;","G.653;","G.654;","G.655。"]
如何理解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中学之间的衔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