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48材料科学基础之材料科学基础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再结晶后晶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和_____。

【答案】变形度;退火温度

2. _____器件是应用了材料在较高温度下具有较多的电子进入导带这一现象。

【答案】热敏电阻

3. 本征扩散是由_____而引起的质点迁移,本征扩散的活化能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组成,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为:_____。

【答案】本征热缺陷所产生的空位;空位形成能;质点迁移能;

4. 位错的柏氏矢量集中地反映了位错区域内畸变总量的_____和_____。

【答案】大小;方向

5. 上坡扩散是指_____。扩散的驱动力是_____。

【答案】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的扩散;化学势的改变

6. 液态金属材料凝固条件有_____、和_____。

【答案】结构起伏;能量起伏;浓度起伏

二、简答题

7. 在FCC 晶体的滑移面上画出螺型Shockley 分位错附近的原子组态。

【答案】如图所示 。

图 晶体中螺型Shockley 分位错附近的原子组态

8. 马氏体相变时的自由焓-成分曲线如图所示。

图 马氏体相变时的自由焓-成分曲线

(1)使用自由焓-成分曲线来说明马氏体转变在

(2)说明在温度下这一化学驱动力是如何估算的。

成分为x 的合金的M 相的自由焓曲线在Y 相的上面,因而这个温度和成时的驱动力。 (3)解释为什么在Ms 温度时的马氏体形核驱动力与Fe-C 合金中的碳浓度无关。 【答案】(1)在

在分下奥氏体是稳定的,不可能发生马氏体相变。

温度,成分为x 合金的M 相的自由焓曲线与Y 相的相交,即这个温度下,该成分的马氏体和奥氏体的自由焓相等,因而马氏体相变不具有驱动力。

在T=Ms时,成分为x 的合金的M 相的自由焓曲线在Y 相的下面,所以在热力学上奥氏体不稳定,

Ms 温度的意义是具有足以使马氏体转变发生的驱动力马氏体相变驱动力正比与AB 线段的长度。

的最高温度。

在温度,尽管M 相的自由焓曲线在Y 相的下面,有一定的相变驱动力,但由于马氏体相变会产生很高的应变能,造成很大的相变阻力,这时的驱动力不能克服该相变阻力,马氏体相变仍不能发生。

(2)引起马氏体相变的驱动力可以根据以下公式估算:

该式表明,马氏体相变的驱动力正比于过冷度(TO —Ms ),

的温度,Ms 是开始形成马氏体的温度。

(3)在Fe-C 系中,和Ms 都随碳含量的增加而下降,降低速度相等并且是线性的。因而对不同碳含量的合金,其保持不变,也就是说驱动力保持不变,所以与碳含量无关。

9. 请绘出面心立方点阵晶胞,并在晶胞中绘出(110)晶面;再以(110)晶面平行于纸面,绘出(110)晶面原子剖面图,并在其上标出[001]、

【答案】如图所示。 晶向。 是奥氏体和马氏体具有相同自由焓

10.写出fcc 、bcc 和hep 晶胞中的四面体、八面体间隙数,致密度和原子配位数。

【答案】(1)间隙数。:foe 晶胞有4个八面体间隙,8个四面体间隙;bee 晶胞有6个八面体间隙,12个四面体间隙;hep 晶胞有6个八面体间隙,12个四面体间隙;

(2)配位数。Bee :最近邻8个,考虑次近邻为(8+6)个;fee :最近邻12个;hep :理想状态12个,非理想状态(6+6)个。

(3)致密度。fee :0.74;bee :0.68;hep :0.74。

11.从材料组织结构对性能影响的角度,定性分析比较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在力学性能方面的差异。

【答案】在这三类材料中,其力学性能特点分别是:

(1)金属材料:优异的塑性和韧性,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较大的弹性和较高的弹性模量;

,极小的弹(2)陶瓷材料:塑性和初性几乎为零,极高的硬度和较低的强度(特别是抗拉强度)

性和极大的弹性模量;

(3)高分子材料:较高的塑性和軔性,较低的硬度和强度,极大的弹性和极小的弹性模量。 这三类材料在力学性能方面的上述差异,主要是由这三类材料在组织结构方面的特点不同所造成的。

(1)材料的弹性及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材料中原子结合键的强弱。其中①陶瓷材料为共价键和离子键,结合键力最强,因此其弹性模量最高但弹性最小;②高分子材料的分子链中为很强的共价键,但分子链之间为很弱的氢键和范德华键,因此其弹性模量最低但弹性最好;③金属材料为较强的金属键结合,故其弹性模量和弹性居中。

(2)材料的硬度也主要取决于材料中原子结合键的强弱。所以,陶瓷材料有极高的硬度,而高分子材料的硬度很低。

(3)材料的强度既与结合键有关也与组织有关。①陶瓷材料虽然有很强的结合键,但由于烧结成形中不可避免地形成气孔或微裂纹,故其强度特别是抗拉强度较低;②高分子材料中很弱的氢键和范德华键使其强度也较低;③金属材料中的金属键虽然不是很强,但高的致密度以及高密度的位错使其具有很高的强度。

(4)材料的塑形与韧性方面,①金属材料中的自由电子云和容易运动的位错以及较高的致密度,使其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②陶瓷材料中的位错不易运动,加之存在气孔和微裂纹,因而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