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907计算机专业基础之计算机网络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综合题
1. 话音信号的采样速率为8000Hz , 每隔10ms 将已编码的话音采样装配成话音分组,每一个话音分组在发送之前要加上一个时间戳。假定时间戳是从一个时钟得到的,该时钟每隔A 秒将计数器加1。试问能否将A 取为9ms? 如果行,请说明理由;如果不行,你认为A 应取为多少?
【答案】不能将A 取为9ms ,A 应小于话音分组长度10ms 。如果将A 取为9ms ,则有, 时钟时间:0918273645546372819099108……
计数器值:0123456789101112……
话音分组每隔10ms 产生一个,对应的时间戳值(即计数器值)为:
话音分组产生时间: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
应加上的时间戳值:012345678101112……
可以看到时间戳值在8到10之间缺了一个。可见将Δ取为略小于话音分组长度10ms 是不行的。正确的做法是使2Δ或3Δ等于话音分组长度。当话音分组丢失时,时间戳值会相差4Δ或5Δ,由此来判定是否发生了分组丢失,可以将Δ取为5ms 。
2. MIME 与SMTP 的关系是怎样的?什么是Quoted-printable 编码和base64编码?
【答案】(1)MIME 与SMTP 的关系:
由于SMTP 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通用因特网邮件扩充协议MIME 。MIME 并没有改动或取代SMTP 。MIME 的意图是继续使用目前的RFC822格式,但増加了邮件主题的结构,并定义了传送非ASCII 码的编码规则,也就是说,MIME 邮件可以在现有的电子邮件程序和协议下传送,如图所示。
图 MIME 和SMTP 关系
(2)Quoted-printable 编码和base64编码
Quoted-printable 编码适用于当所传送的数据中只有少量的非ASCII 码的情况。这种编码方法的特点是对于所有可以打印的ASCII 码,除非特殊字符等号外,都不改变。
base64编码适用于任意的二进制文件。编码过程是先将二进制代码划分为一个24bit 长的单
元,然后将每一个24bit 单元划分为4个6bit 组,每一个6bit 组按照一定方法转换成ASC Ⅱ码。
3. 当某个路由器发现一IP 数据报的检验和有差错时,为什么采取丢弃的办法而不是要求源站重传此数据报?计算首部检验和为什么不采用CRC 检验码?
【答案】(1)不要求源站重发是因为地址子段也有可能出错,且源站数据报发送完毕后没有缓存;(2)数据报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路由器就要计算一下校验和,而CRC 检验码使用多项式除法比较复杂,为了进一步减小计算检验和的工作量,简化计算,减少路由器检验的时间,故不采用CRC 检验码。
4. 试举例说明有些应用程序愿意采用不可靠的UDP , 而不愿意采用可靠的TCP 。
【答案】UDP 是无连接的,即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当然发送数据结束时也没有连接可释放),因此减少了开销和发送数据之前的时延。虽然UDP 提供的是不可靠的服务,但UDP 没有拥塞控制,有时某些服务为了达到较高的效率但同时对可靠性要求不高时,往往采用UDP 协议。
例如视频会议,由于人体大脑对视频信号有一定的关联想象能力,一定量的有差错的或丢失的视频帧不会对画面产生太大影响,TCP 数据报出错则会引起重传,可能带来较大的时延扰动,因此视频会议采用的是不可靠的UDP 。
5. 假定一个以太网上的通信量中的是在本局域网上进行的,而其余的的通信量是在本局域网和因特网之间进行的。另一个以太网的情况则反过来。这两个以太网一个使用以太网集线器,而另一个使用以太网交换机。你认为以太网交换机应当用在哪一个网络上?
【答案】集线器组成的以太网是一个冲突域,且独占信道;由交换机组成的以太网,可以同时存在多个连接。根据两个网络的状况相比较,
保障交换的速度。因此,以太网交换机应该因特网通信量的网络更加需要在网络出口上的通信量用到因特通信量用在本局域网,而
网的网络。
6. 当使用IPV6时,ARP 协议是否需要改变,如果需要改变,那么应当概念性的改变还是技术性的改变?
【答案】与IPV4不同,IPV6地址的主机号字段有64位之多,它足够大,因而可以将各种接口的硬件地址直接进行编码。这样,IPV6只需把128位地址中的最后64位提取出来就可得到相应的硬件地址,而不需要使用地址解析协议ARP 进行地址解析。IPV6使用一个叫做邻站发现协议(NeighborDiscoveryProtocol )使一个结点能够确定哪些计算机是和它相邻接的(在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新版本ICMPV6中使用这个协议)。而且,ARP 和IGMP 这两个协议已经被并入了IPV6。所以从概念上讲不需要改变,但因IPV6地址长度増大了,相应的字段都需要增大,所以要进行技术上的改变。
7.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答案】链路是指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节点。在进行数据通信时,两个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路径往往要经过许多段这样的链路,因此,链路只是一条路径的组成部分。
数据链路是另一个概念,当需要在一条链路上传送数据时,除了必须有一条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若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的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
8. 试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透明”这个名词的例子。
【答案】透明表示某一个实际存在的事物看起来却好像不存在一样。比如电脑上的应用程序,因为程序员在编写过程中为方便用户使用设定了一定的按钮,用户只需要知道特定按钮所对应的功能,并不需要知道按钮所对应的代码是怎么编与的。
还有比如程序员在编程时使用java 语言的API , 程序员不必关注这些API 内部是怎么实现的,只要知道这些接口的用法就可以了。所以对于程序员来说,这些接口都是透明的。
9. 浏览网页的时候,请运用TCP/IP、DNS 、HTTP 、HTML 、URL 、MIME 等术语描述浏览网页的整个逻辑过程。
【答案】HTTP 协议是基于请求/响应模式的(相当于客户机/服务器)。一个客户机在浏览器中输入URL 地址,然后通过DNS 的域名解析过程将该URL 解析成主机的IP 地址,然后客户机与服务器主机建立TCP 连接,发送一个请求给服务器,请求方式的格式为:统一资源标识符(URL )、协议版本号,后边是MIME 信息包括请求修饰符、客户机信息和可能的内容。服务器接到请求后,给予相应的响应信息。其格式为一个状态行。包括信息的协议版本号、一个成功或错误的代码,后边是MIME 信息包括服务器信息、实体信息和可能的内容。
10.接收端收到有差错的UDP 用户数据报时应如何处理?
【答案】接收端通过UDP 首部检验和来检测UDP 用户数据报在传输中是否有错。如果接收端收到有差错的UDP 用户数据报时,会丢弃该数据报。
11.假定要从已知的URL 获得一个万维网文档。若该万维网的IP 地址开始时并不知道。试问:除HTTP 外,还需要什么应用层协议和运输层协议?
【答案】假定要从已知的URL 获得一个万维网文档,若该万维网的IP 地址开始时并不知道,则除HTTP 外,应用层还需要DNS 协议,而运输层需要UDP 协议(DNS 使用)和TCP 协议(HTTP 使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