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江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学位)819高分子化学及物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链引发反应
【答案】链引发反应是指引发剂分解形成初级自由基,初级自由基与单体加成形成单体自由基的反应。
2. 胶束成核与均相成核
【答案】(1)胶束成核是指经典乳液聚合体系选用水溶性引发剂,在水中分解成初级自由基,引发溶于水的微量单体,在水相中增长成短链自由基,难溶于水的单体其短链自由基只增长少数单元(<4),就被沉析出来,与初级自由基一起被増溶胶束捕捉,引发其中的单体聚合而成核的过程。
(2)均相成核是指在过饱和溶液,组成沉淀物质的离子(又称构晶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缔合,自发的形成晶核的过程。一般而言,均相成核的能力(形成晶核的数目)是随着溶液过饱和程度的増大而増大的。
3. 合成高聚物
【答案】合成高聚物是指单体经聚合反应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4. 竞聚率
【答案】竞聚率是单体均聚链增长速率常数和共聚链增长速率常数的
比
它表征两单体的相对活性,r 值越大该单体越活泼;根据r 值,可判断两
单体能否共聚和共聚类型,
例如示不能自聚。
5. 合成橡胶
【答案】合成橡胶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材,填加助剂(如硫化剂、硫化促进剂、填料和抗氧剂等),经塑炼所制成的具有高弹性的高分子材料。
6. 重复单元、结构单元、单体单元、单体和聚合度
【答案】(1)重复单元(又称重复结构单元或链节)是指聚合物中化学组成相同的最小单位。(2)结构单元是指构成高分子链并决定高分子性质的最小结构单位。
(3)单体单元是指聚合物中具有与单体的化学组成相同而键合的电子状态不同的单元。
第 2 页,共 39 页
表示自聚倾向比共聚大;
为嵌段共聚。
表示共聚倾向大于自聚;r=0表
为理想共聚
,
(4)单体是指带有某种官能团、并具聚合能力的低分子化合物,或能形成高分子化合物中结构单元的低分子化合物。
(5)聚合度是高分子链中重复单元的重复次数。
二、问答题
7. 请指出在什么条件下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
【答案】(1
)热聚合时(2
)双基终止时反应。
(4
)单基终止时
聚合速率对引发剂浓度为1级反应。
聚合速率对引发剂浓度为0级〜0.5级反
(5
)选用偶氮苯三苯甲烷引发剂时应。
8. 简述下列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4)端轻基和端羧基聚苯乙烯。 【答案】(1
)合成
树脂的主要方法
①接枝共聚法。先将丁二烯与苯乙烯乳液共聚得丁苯胶乳,以其为种子再将苯乙烯、丙烯腈经乳液接枝得接枝共聚物为外层的胶乳。最后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胶乳混合、凝聚、
干燥得树脂。
②在聚丁二烯中加苯乙烯和丙烯腈共聚法。 ③将丁苯橡胶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机械共混法。
(2)合成高抗冲聚苯乙烯的主要方法将聚丁二烯橡胶溶于苯乙烯单体中,加入自由基型引发剂如过氧化苯甲酰或过氧化二异丙苯,加热发生聚合反应。这时苯乙烯均聚和苯乙烯在聚丁二烯上接枝共聚同时发生,形成聚苯乙烯中分散有聚丁二烯相,相互间有键合,并有一定韧性的改性聚苯乙烯。
(3
)合成
热塑弹性体的主要方法
用双官能引发剂经二步法合成
(3)单基终止、
双基终止兼而有之时
与引发剂浓度
的反应级数为(1)0级;(2)
0.5级;(3)0.5级一1级;(4)1级;(5)0级〜0.5级。
聚合速率与引发剂浓度无关。 聚合速率对引发剂浓度为0.5级反应。
聚合速率对引发剂浓度为0.5级〜1级
第 3 页,共 39 页
专注考研专业课
13
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偶联法
线形
树脂
③用单官能引发剂经三步法或二步法合成
或第二步同时加入丁二烯和苯乙烯,利用丁二烯优先聚合的特点形成渐变型的(4)合成端羟基聚苯乙烯和端羧基聚苯乙烯的方法
树脂。
上述产物引发苯乙烯聚合后再进行下述反应:
端竣基聚苯乙烯 端羟基聚苯乙烯
9. 举例说明自由基聚合反应时取代基的位阻效应、共轭效应、电负性、氢键和溶剂化对单体聚合热的影响。
【答案】烯类单体中取代基的位阻效应、共轭效应、电负性、氢键和溶剂化等因素,对聚合热都有影响,具体如下:
(1)位阻效应:取代基的位阻效应将使聚合热降低,以乙烯的聚合热
第
4 页,共 39 页
作为参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