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市场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衍生市场
【答案】衍生工具市场是各种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交易的市场。所谓衍生金融工具,是指由原生性金融商品或基础性金融工具创造出的新型金融工具。它一般表现为一些合约,这些合约的价值由其交易的金融资产的价格决定。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互换(swap )协议等。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在金融交易中具有套期保值、防范风险的作用,衍生工具的种类仍在不断增多。衍生金融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投机的对象,其交易所带来的风险也应引起注意。
2. 期权合约
【答案】期权合约亦称“选择权合约”、“期权合同”。它是期权交易中,买卖双方参与交易时签订的合同,规定了买卖双方并不对称的权利和义务。
一般根据合约规定,合约卖方在买方执行期权时,有义务必须履行合约规定,具有强制性,而合约买方有权利选择是否执行、转售、放弃期权,不具有强制性,但为了取得这一权利,买方需要支付一定的期权费。
期权合约的内容主要包括:①期权的类型,即选择美式期权还是欧式期权,确定在到期日前能不能交割。②交易的金融资产或商品的种类、数量。种类包括股票、债券、商品和指数等。③保证金比率的规定。一般只需卖方缴纳。④期权的期限和到期日。期权合约的有效期限一般为3个月。到期日为该月的第三个星期六。⑤协定价格与期权费。此外,期权合约还涉及交易时间、交易方法、货币选择、结算、价格波动幅度等方面的内容。
3. 风险溢价(risk premium)
【答案】风险溢价是指高出无风险收益率的回报。在有效市场假设下,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与其所承担的风险是正相关的。由于承担了比较高的风险,市场必然给予较高的回报。无风险的资产存在一个基准收益率,市场接受的收益率高于无风险收益率的差就是市场要求相应风险水平所应有的风险溢价。
4. 直接套汇
【答案】直接套汇,又称“两角套汇”,指利用两个不同地点的外汇市场上某些货币的汇率差异,同时在这两个市场上买卖同一种货币,以赚取汇率的差价利润。直接套汇对信息的灵敏性要求较高,需要及时对汇率的变动做出反应。近些年来,各个市场间汇率的差异日趋缩小,直接套汇也随之萎缩。
5. 可延期性
【答案】可延期债券是一种较新的债券形式。与可赎回债券相比,它给予持有者而不是发行者一种终止或继续拥有债券的权利。如果市场利率低于息票率,投资者将继续拥有债券;反之,如果市场利率上升,超过了息票率,投资者将放弃这种债券,收回资金,投资于其他收益率更高的资产。这一规定有利于投资者,所以可延期债券的息票率和承诺的到期收益率较低。
6. 远期价格
【答案】远期价格是指使得远期合约价值为零的交割价格。这个价格是理论价格,它与远期合约在实际交易中形成的实际价格(即双方签约时所确定的交割价格)并不一定相等。但是,一旦理论价格与实际价格不相等,就会出现套利(arbitrage )机会。若交割价格高于远期价格,套利者就可以通过买入标的资产现货、卖出远期并等待交割来获取无风险利润,从而促使现货价格上升、交割价格下降,直至套利机会消失;若交割价格低于远期价格,套利者就可以通过卖空标的资产现货、买入远期来获取无风险利润,从而促使现货价格下降,交割价格上升,直至套利机会
消失,而此时,远期理论价格等于实际价格。由此可见,远期价格是由标的物的现货价格决定的。
7. 年金(annuity )
【答案】年金是指在一定期间内,每隔相同时期(一年、半年、一季等)收入或支出相等金额的款项。根据收入或支出发生情况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年金、预付年金、递延年金和永续年金四种。不论哪种年金,都是建立在复利基础上,都有终值和现值之分。
8. 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理论
【答案】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是汇率决定理论的两种形式。购买力平价说(简称PPP ),其基本思想是:货币的价值在于它所具有的购买力,两种货币间的汇率及其变动决定于两国货币各自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购买力平价理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形式,主要有绝对购买力和相对购买力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即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的升值与贬值是由两国的通胀率的差异决定的。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说。在购买力平价理论看来,货币数量决定货币购买力和物价水平,从而决定汇率。所以汇率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
利率平价理论的思想由凯恩斯于1923年首次提出,他认为汇率波动由两国利率差价决定,不久英国学者爱因齐格进一步阐述了远期差价与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率平价说的基本观点是: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的,并且ft 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必定贴水,低利率国在期汇市场上必定升水。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以牟取利润。利率平价理论又分为抵补利率平价和非抵补利率平价两种。前者假定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是进行远期交易以规避风险,因此分析的是汇率远期升贴水率的实际值。后者即非抵补利率平价理论,即假设交易者根据自己对未来汇率变动的预期来计算预期的收益,在承担一定的风险情况下进行投资活动,因此分析的对象是汇率升贴水率的预期值。
同为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的分析角度不同。购买力平价理论从汇率是两种不同货币的价格的性质着手研究汇率的决定及其变动规律。它主要由开放经济下一国与外国商品市场间存在的联系分析汇率与价格水平间的联系。利率平价理论则考虑到现实生活中,开放经济下一国与外国的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国际资金流动的发展使汇率与金融市场上的价格一利率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理论关系上,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互相补充。购买力平价侧重于从中长期的角度分析,一国发行的货币数量决定货币的购买力,进而决定两国的汇率水平;与之相比,利率平价说是一种短期内的分析,在短期国际金融市场上,货币(资金)的供求数量决定利率(资金价格)的波动,进而国际资金的流动又使利率间的差异影响汇率。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
【答案】(1)贴现是指银行应客户的要求,买进其未到付款日期的票据,或者说,购买票据的业务叫贴现。办理贴现业务时,银行向客户收取一定的利息,称为贴现利息或折扣。具体程序是银行根据票面金额及贴现率,计算出从贴现日起到票据到期日止这段时间的贴现利息,并从票面金额中扣除,余额部分支付给客户。票据到期时,银行持票据向票据载明的支付人索取票面金额的款项。
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向银行办理贴现业务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企业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与出票人或者直接前手具有真实的商业交易关系;提供与其直接前手之前的增值税发票和商品发运单据复印件。持票人持未到期的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时,应根据汇票填制贴现凭证,在第一联上按照规定签章后,连同汇票一并送交银行。
(2)转贴现是指银行以贴现购得的没有到期的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所做的票据转让,转贴现一般是商业银行间相互拆借资金的一种方式。
(3)再贴现是商业银行以未到期的合格票据再向中央银行贴现。对中央银行而言,再贴现是买进票据,让渡资金;对商业银行而言,再贴现是卖出票据,获得资金。再贴现是中央银行的一项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其他经济变量。中央银行再贴现是解决商业银行短期资金不足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再贴现利率对市场利率影响很大。
贴现银行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贴现时,必须持已办理贴现但尚未到期的、要式完整的商业承兑汇票或者银行承兑汇票,±真制再贴现凭证,并在汇票上背书,一并送交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审查后,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再贴现。已办理再贴现的银行,应于再贴现到期日前在人民银行存款账户内留足资金。再贴现到期日,人民银行从申请再贴现银行存款账户内收取票款。再贴现申请人账户余额不足时,应按逾期贷款的规定处理。
(4)贴现、转贴现与再贴现虽然都是票据的转让,但还是有本质的不同。
①当事者双方身份不同。贴现是客户向银行转让票据,获得融资。转贴现双方都是银行,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