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脉诊在中医临床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价值已被中医临床实践所证实。然而,由于脉诊借助于中医师手指对脉搏的感觉差异来获得人体生理、病理信息,难免会使诊断结果带上个人的主观色彩。因此,找出各种脉诊的特殊参量、建立一个能判别脉像归属的客观、定量的标准,以实现脉象的自动化识别的研究工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本文就这个课题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首先,我们从声学、系统论角度出发,提出了脉搏声信号发生机理的系统模型,认为脉搏声信号是心脏发出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冲激系列与随机噪声一起去激励一个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结果,并从理论上讨论了激励源和声传输系统的数学模型。其次,本文还建立了一个高性能检测系统,从理论和实验上确证了其可靠性,保证了系统的频响特性在所分析的脉搏声信号频段内是平直的。另外本文还首次从理论上探讨了 倒谱技术在脉搏声信号分析中的作用,实现了把激励信号和声传系统特性分离开来加以研究。了解清楚了信号倒谱和倒滤波谱一些谱特性参量与人体生理、病理之间的联系,利用自谱、倒谱和倒滤波谱分析了数、迟、代脉脉搏声信号。在自谱分析中得出谱能比E(10)确能作为衡量人体组织器官是否病变的一个指标。在倒谱分析中发现代脉不同与以往所研究过的脉象,它在倒谱域上不像其他脉象那样只出现单一倒谱峰,而是几组倒谱峰,反映出代脉受检者心律不齐的特点。我们对此还运用倒谱理论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由此预言其他间歇脉也将在倒谱域中出现类似现象。其他参数Hc0、Hc0/Hc1也代表了一定的意义,能反映脉搏强度、脉率流利程度。在倒滤波谱中数脉有四个共振峰;迟脉有两个共振峰;代脉有三个共振峰。各类脉象的传输函数均有自己的幅频特性。这三种脉象的谱分析结果是本文首次提到的,它将为今后建立中医脉诊专家系统提供重要依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