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年医学(医学高级)题库>老年免疫及血液系统疾病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85岁,因“咳嗽、气短伴乏力2周”来诊。病程中有发热,体温最高37℃,盗汗。既往有双下肢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高血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等病史。查体:浅表淋巴结不大,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水肿。血常规:Hb128g/L,RBC3.71×1012/L,WBC4.9×109/L,N0.47,L0.42,PLT62×109/L。腹部超声:脾厚5.6cm,长径16.2cm,未见占位。胸部CT:右侧椎旁膈肌脚紧贴T椎体见弧形软组织密度影,CT值29HU,慢性支气管炎、肺间质纤维化,左下肺前内基底段斑状影,双侧肺门不大,纵隔淋巴结无增大,胸腔积液征(-)。

入院后应首先进行的检查有()

A . A.凝血功能
B . 肝、肾功能
C . 肿瘤标志物
D . 心电图
E . 心脏超声
F . 浅表淋巴结超声

2672484

该患者最理想的设计应为()。。 与滚转包衣相比,悬浮包衣具有如下哪些优点() 自动化程度高。 包衣速度快、时间短、工序少,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整个包衣过程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无粉尘,环境污染小。 节约原辅料,生产成本较低。 对片芯的硬度要求不大。 全面质量管理对保证安全输血中不准确的描述是()。 建立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是为献血者提供安全满意的服务。 建立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是为受血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的必要前提。 建立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是可以有效控制成本,保证经济效益的手段。 建立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必然途径。 建立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是防止输血质量问题发生并持续改进质量问题的保证。 有关石棉肺病理改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以肺间质弥漫性胶原纤维增生为主要特征。 胸膜受累较常见。 组织切片或痰液中可检出其独有的含铁小体。 病变后期大体肺切面可见灰白色纤维化索条和网架。 胸膜斑的大小和数量与肺内纤维化病变可不一致。 男性,65岁,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半年,消瘦、贫血、乏力,偶有恶心、呕吐。查体:呈贫血貌,上腹部剑突下轻压痛。应采用哪种辅助检查确定诊断() X线消化道造影。 胃液分析。 B超检查。 纤维胃镜检查。 血清胃泌素测定。

患者男,85岁,因“咳嗽、气短伴乏力2周”来诊。病程中有发热,体温最高37℃,盗汗。既往有双下肢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高血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等病史。查体:浅表淋巴结不大,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水肿。血常规:Hb128g/L,RBC3.71×1012/L,WBC4.9×109/L,N0.47,L0.42,PLT62×109/L。腹部超声:脾厚5.6cm,长径16.2cm,未见占位。胸部CT:右侧椎旁膈肌脚紧贴T椎体见弧形软组织密度影,CT值29HU,慢性支气管炎、肺间质纤维化,左下肺前内基底段斑状影,双侧肺门不大,纵隔淋巴结无增大,胸腔积液征(-)。

入院后应首先进行的检查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