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338生物化学[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同源蛋白质。
【答案】同源蛋白质是指存在于不同物种、起源相同、序列和功能类似的蛋白质,例如人与牛的血红蛋白。
2. 盐析。
【答案】盐析是指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而使蛋白质沉淀的现象。这是由于大量的盐离子可与蛋白质竞争溶液中的水分子,从而破坏蛋白质颗粒表面的水化层,失去水化层的裸露的蛋白质分子易于聚集而沉淀。
3. 拮抗剂(antagonist )。
【答案】拮抗剂是指能与特定激素的受体结合,但并不能诱发靶细胞产生生物学效应的分子。
4. 别嘌呤醇(allopurinol )。
【答案】别嘌呤醇是指次黄嘌呤的结构类似物,可以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尿酸形成,用于治疗痛风。
5. 尿素循环(urea cycle)。
【答案】尿素循环又称鸟氨酸循环,是指在肝脏中,将有毒的氨转变为无毒的尿素的循环。
6. 波尔效应(Bohr effect)。
【答案】波尔效应是指增加进血红蛋白释放氧。反之高浓度的
分压,提高或者增加
的浓度,能够提高血红蛋白亚基的协同效应,
值,也能增加亚基协同效应,促
和
分压的变化,对血红蛋白结
的分压,
都将促进脱氧血红蛋白分子释放
浓度或
值及
降低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并且发现増加
离子浓度或降低
这些相互有关的现象。波尔效应主要是描述合氧的影响,它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7. 易化扩散
【答案】易化扩散又称促进扩散,是指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由载体蛋白(即转运蛋白)介导的跨膜扩散,是自然发生的,不需要加入能量,是一种被动转运。
8. 糖异生(gluconeogenesis )。
【答案】糖异生是指非糖物质在细胞内净转变成葡萄糖的过程。
二、填空题
9. 蔗糖是由一分子_____和一分子____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____糖苷键相连。
【答案】D-葡萄糖;D-果糖;
2
10.食物来源的氨基酸经_____的运载才能穿越肠细胞膜。
【答案】载体蛋白
11.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重组实验证实了线粒体内膜含有_____, 内膜小瘤含有_____。
【答案】呼吸链;A TP 酶
12.生物膜的结构目前人们广泛接受的模型是_____。组成生物膜的主要脂类是_____。
【答案】“流体镶嵌”模型;磷脂
【解析】生物膜主要是由蛋白质(包括酶)、脂质和糖类组成,此外还含有水、金属离子等,构成生物膜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糖脂等,其中以磷脂为主要成分,分布很广。目前,关于生物膜分子结构的模型有脂双层模型、三夹板模型、单位膜模型、流体镶嵌模型等不下数十种,其中“流体镶嵌”模型仍然得到比较广泛的支持,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它突出了膜的流动性,认为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分子按二维排列的流体;二是它显示了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有的蛋白质镶在脂双层表面,有的则部分或全部嵌入其内部,有的则横跨整个膜。
13.写出下列核苷酸符号的中文名称:ATP_____, dCDP_____。
【答案】三磷酸腺苷;脱氧二磷酸胞苷
14.如果某种酶对A 、B 、C 三种底物的米氏常数分别为最适底物是_____。
【答案】C
15.肽链合成的延伸循环中,移位或转位指核糖体以_____的单位距离朝着mRNA 的_____末端移动。
【答案】一个密码子;
16.NADH 或NADPH 结构中含有_____, 所以在_____nm波长处有一个吸收峰;其分子中也含有尼克酰胺的_____,故在_____nm波长处另有一个吸收峰。当其被氧化成_____nm波长处的吸收峰便消失。
【答案】腺噪呤核苷酸;260nm ; 吡啶环;340nm ; 340nm
17.-酮戊二酸脱氢酶的辅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
硫辛酸
则此酶的
或时,在
18.测定酶活力的主要原则是在特定的_____、_____条件下,测定酶促反应的_____速度。
【答案】温度;pH ; 初
三、单选题
19.在葡萄糖的乙醇发酵中,最终电子受体是( )。
A. 乙醛 B. 乙酸 C. 乙醇 D. 丙酮酸 【答案】A
20.在糖酵解过程中,下列哪种酶不是调节酶?( )
A. 己糖激酶 B. 葡萄糖激酶 C. 磷酸丙糖异构酶 D.6-磷酸果糖激酶 E. 丙酮酸激酶 【答案】C
【解析】糖酵解是糖代谢的主要途径之一,它为机体其他代谢提供了能量和合成原料,参与糖酵解的酶中有三种是调节酶,它们调节着糖酵解进行的速度,这三种调节酶是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都为变构酶,其中己糖激酶受高浓度葡萄糖-6-磷酸的反馈抑制,但受无机憐的促进,磷酸果糖激酶受
的变构调节,丙酮酸激酶受
长链脂肪酸、乙酰
丙氨酸
等多种物质的抑制,但是却能被果糖-1,6-磷酸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所激活。
21.热变性的DNA 分子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复性,条件之一是( )。
A. 骤然冷却 B. 缓慢冷却 C. 浓缩
D. 加入浓的无机盐 【答案】B
22.人类婴儿和冬眠动物身上的褐色脂肪组织通过激素控制线粒体内膜的通透性,来调节热的产生。这种产热增加归于( )。
A. 抑制ADP-A TP 交换体 B.
抑制
合酶
C. 增加线粒体A TP 合成的速率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