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关于遗忘的( )考虑到了个体的需要、欲望、动机、情绪在记忆中的作用。
A. 衰退说
B. 干扰说
C. 压抑说
D. 提取失败说
【答案】C
【解析】压抑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了,记忆也就能恢复。这种现象首先是由弗洛伊德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它考虑到个体的需要、欲望、动机、情绪等在记忆中的作用.
2. 一项实验拟考察图片材料是否比文字材料更容易识记,则材料是( )。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控制变量
D. 无关变量
【答案】A
【解析】实验中实验者主动加以操作、变化和控制的变量就是自变量。本题中,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是要加以操作和控制的变量,所以是自变量。本题中的因变量应是识记成绩。控制变量是指会对因变量产生影响,使实验发生混淆,必须加以控制的变量,材料显然不是使实验发生混淆的变量。
3. 费希纳对数定律认为,当刺激强度以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 )。
A. 以算术级数上升
B 没有变化
C 增强
D. 正比上升
【答案】A
【解析】费希纳定律又称对数定律,它预测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成对数关系,心理量的增长慢于物理量的增长。
4. 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对情绪有唤醒作用的是( )。
A. 网状结构
B. 边缘系统
C. 丘脑
D. 下丘脑
【答案】A
【解析】网状结构按功能可分成上行系统和下行系统两部分。上行网状结构也叫做上行激活系统,它控制着机体的觉醒或意识状态,对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注意状态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上行网状系统受到破坏,动物将陷入持续的昏迷状态,不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5. 下列选项中,属于界定清晰的问题( )
A.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B. 怎样读好一本书
C. 如何根据已知条件解应用题
D. 怎样教育子女成才
【答案】C
【解析】界定清晰的间题是指初始状态、的问题。well-defined problem 是(目标状态以及由初始状态如何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
6. 某考生得分为87分, 在下列次数分布表中,能够直接判断有多少考生得分比他低的是( )
A. 简单次数分布表
B. 分组次数分布表
C. 累加次数分布表
D. 相对次数分布表
【答案】C
【解析】累加次数分布是在简单次数分布之上,将各个组限以上或以下的次数进行累加,能够方便的了解到处于某个数值以下的数据有多少,因此选C 。相对次数分布表是将次数分布表中各组的实际次数转化为相对次数,即用频数比率成。
7. 某儿童认为周围世界绕着他转,月亮跟着他走; 他只知道自己有个哥哥,但不知道自己就是哥哥的弟弟。该儿童心理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
A. 具体运算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后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B
【解析】前运算阶段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中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儿童
或百分比来表示次数,就可制
认知的特点有: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刻板性。题中儿童认为月亮跟他走,不知道自己是哥哥的弟弟,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和不可逆思维。
8. 一个实验有3组被试,方差分析的组内自由度为27,则该实验的被试总数为( )。
A.24
B.28
C.30
D.81
【答案】C
【解析】根据己知条件,方差分析中,组别k=3,组内自由度di=k(n-1)=3*(n-1)=27,小组人数n=10, 总人数N=3*10=30
9. 罗夏(H. Rorschach)墨迹测验属于( )
A. 学业成就测验
B. 能力倾向测验
C. 人格测验
D. 智力测验
【答案】C
【解析】罗夏墨迹测验是人格测验中投射测验。
10.当两个刺激物(光点、图形或画片)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间,人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是( )。
A. 真动知觉
B 似动知觉
C. 诱发知觉
D. 自主知觉
【答案】B
【解析】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11.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
A.16~2000Hz
B.50~5000Hz
c.300~5000Hz
D.1000~4000Hz
【答案】D
【解析】人耳适宜的声音频率范围为16~20000Hz, 其中1000~4000Hz是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因为,人们说话的声音频率就是在这个范围。
12.对R 列C 行的列联表进行
A.R ×C
B. (R+C)-1
C.R ×C-1
分析,其自由度为(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