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内部复习题1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便士报

【答案】便士报又称美分报,是指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美国的廉价报纸。因购买报纸只需要1便士,故称便士报。世界上第一份便士报是美国的《纽约太阳报》。便士报的主要特点是廉价、大众、广告、传媒,其实质就是买报人不再需要支付报纸的全部成本。报社通过这一方式改变了以前报纸只是富人才买得起的状况,使报纸成了当时最大的信息传播媒介,为后来的报纸广告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报纸获取最大利润率的关键。

2. 新闻媒介的共性

【答案】新闻媒介的共性即新闻媒介的一般性质,是指包括各个时代、各个国家、各个阶级、各种类型的所有新闻媒介的共同特点。具体表现在:①新闻媒介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机构和立法、司法、行政机构一样,同属上层建筑,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它仅仅是舆论机构,没有立法、司法、行政机构那样的强制性和指挥权; ②新闻媒介作为以传播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机构,和其他传播意识形态的机构、载体有一定的区别。

3. 狭义信息

【答案】狭义信息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正如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在其名著《信息论》中所指出:“接收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过程就是我们对外界环境中的种种偶然性进行调节并在该环境中有效地生活着的过程。”这里所讲的随机不确定性或称偶然性,是指现实生活中所出现影响人们的生存、发展的多种变动的可能J 险。在新闻学里,信息这一概念指狭义信息即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能消除随机不确定性,这对受信者而言太重要了,这也是信息的全部意义所在。

4. 现实受众

【答案】现实受众,是指已经确实接触、使用新闻媒介的受众按照接触新闻媒介的确定性的标准所划分的一种受众类型。与现实受众相对应的是潜在受众,即指具备正常的媒介接触能力,但还没有接触、使用媒介的受众。新闻媒介是开放的大众传媒,从理论上讲,全社会的成员都可成为其受众,即任何媒介的受众群都有潜在的、可不断扩大的可能性,这是媒介得以不断拓展受众面的基础。

二、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问题

5. 观点讨论:有人认为,理想化的新闻传播体制是公共广播电视制度; 有人则认为,理想化的新闻传播制度应是国家媒介体制、私有化媒介体制、公共媒介体制等多种体制并存。

【答案】对题中观点的具体分析如下: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