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中国文化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五十步笑百步”出自( )
A. 《论语》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子》
【答案】B
【解析】“五十步笑百步”一词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上,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这是孟子跟梁惠王谈话时打的一个比方,以败退了五十步的士兵讥笑败退了一百步的,用以说明梁惠王对百姓的政策还没有做到最好。以后“五十步笑百步”用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和错误,只是程度卜轻一些,却讥笑别人。
2.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语出( )。
A. 《论语》
B. 《荀子》
C. 《老子》
D. 《孟子》
【答案】D
【解析】该句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万物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3.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原先秦、越、燕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了万里长城。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大都是在( )的基础上又大规模修葺过。
A. 两汉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答案】D
【解析】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后,因靠近北部边界,更重视长城防务,用大量物力、人力、财力,修筑长城达一万二千一七百余里。一些著名将领如戚继光、谭纶等曾负责长城防务,督兵
修建长城。今天我们看到的从山海关到居庸关的长城,都是由戚继光监修的,其中包括了天津黄崖关长城、河北滦平金山岭长城、北京密云古北口长城、怀柔慕田峪长城、延庆八达岭长城等。
4. 自汉代至隋代实行的一种举荐加考试的选官制度是( )。
A. 九品中正制
B. 察举
C. 征辟
D. 科举制
【答案】B
【解析】“察举”,就是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经过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由朝廷授子他们官职:对被举荐的人员,朝廷有时也要进行考试,方法是由皇帝提出政治或经义方面的问题,称为“策问”。
5. 以下记录三国时期历史的著作是( )。
A. 《三国志》
B. 《三国演义》
C. 《汉书》
D. 《后汉书》
【答案】A
【解析】《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一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
6. ( )于7世纪中叶传入我国,五代、北宋之际开始传入中国新疆地区,元代在中国全面发展,与道教等其他宗教处于同等地位。
A. 佛教
B. 伊斯兰教
C. 基督教
D. 景教
【答案】B
【解析】7世纪中叶伊斯兰教开始由阿拉伯传入中国,经过长期的传播、发展和演变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教。唐宋时期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内地旱期传播时期。新疆伊斯兰教约于五代北宋之际伊斯兰教从中亚开始传入新疆地区。元代至明代前期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内地广泛传播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
7. 唐朝时期书法艺术达到极高境界,其中楷书四大家是:( )。
A. 张旭,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
B. 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褚遂良
C. 孙过庭,欧阳询,柳公权,褚遂良
D. 怀素,张旭,孙过庭,柳公权
【答案】B
【解析】唐朝楷书四大家是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A 项中,张旭善草书,杜甫《饮中八仙歌》说他“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漏顶土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C 项孙过庭楷行兼善,尤擅草书。D 项怀素也是著名的草书书法家。
8. 在中国近代史上,( )签订后,强烈刺激了中国人民,随后“戊戌变法”开始。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中日之间的“甲午海战”,中国海军全军覆没,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等。一些有识之士,痛心疾首,图谋变法。1898年,光绪帝召见主张变革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决定实施新法,史称“康梁变法”,因这一年为农历戊戌年,故又称“戊戌变法”。
9. 司马迁的( )是纪传体史书的开端。
A. 《汉书》
B. 《资治通鉴》
C. 《史记》
D. 《春秋》
【答案】C
【解析】司马迁的《史记》是纪传体史书的开端,此后历代相沿,成为我国记载正史的主要体裁。纪传体以人为纲,穿插史实,井用专章记载典章制度。编年体是以纵记史,纪传体是以横记史。
10.我国行政区划实行“行省制”是从( )
A. 宋
B. 元
C. 明
D. 清
【答案】B
【解析】元、明、清三代基本实行“行省制”。元代初年,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直辖京师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