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严复宪政思想研究

关键词:宪政 君主立宪制 渐进式改良主义 社会有机论

  摘要

摘要 本文旨在对严复宪政思想作系统梳理和全面考察。在西方,虽然没有形成一致认同的“宪政”定义,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宪政价值的理解。然而,近代中国在引进西方宪政时,大多数思想家看重的并非是宪政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而首先是它具有的强国功能,即把它与国家的富强目标联系在一起,认为宪政是一种可以克服中国传统“专制主义”的替代性工具,这一制度有一种非凡的魔力——能够直接导致国家的富强。虽然这一集体误读是由中国当时的现实情况所致,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它也导致了中国近代的政治转型未能完成,时至今日这一探索历程仍在艰难的进行中。在我们逐步向宪政迈进的征程中,回顾和反思宪政之路开启之初精英们对宪政这一舶来品的解读,将对我们今日在宪政道路上如何抉择有所启迪。其中严复是一位在探索近代中国宪政之路上不该、也不能忽视的人物。
严复(1854——1921),福建候官(福州)人,字又陵,又字几道,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严复所处的年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灾难最为深重的时期,内忧外患交织,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国家面临空前危机。严复以其学贯中西的学术优势,独特的理论视角,对近代中国的一系列根源性、复杂性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他作为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等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已被人们肯定,可是关于他的政治思想,尤其是以自由、民主、法治为核心的渐进式宪政思想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性评价。虽然很多人认为严复在近代宪政思想史上的地位并不如他同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但是如果仔细研读严复的论文和译著,会从中发现严复的一些不同于他人的独特思想,这些思想无论是对近代,还是当代的宪政探索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正是抱着这一思路,对严复这位近代启蒙思想家的宪政思想做一梳理、归纳、整理,以期对我们今天的宪政建设有所借鉴。
本文除引言外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阐述宪政和宪政理论。对于宪政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准确、统一的定义,但是限制公权,保障人权却是任何一个宪政定义都必然包含的要素,它体现了宪政的普世性价值。西方宪政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有其基本的价值追求。近代中国人对此没有做过多的关注,导致了集体的误读,这也是近代中国无法建成宪政制度的深层原因之一。
第二部分着重论述了严复宪政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严复的宪政思想是从他对中国现实境况的充分审视和西方思想家对其影响的基础上开始的。在这一过程中对近代西方社会的深入考察使严复对西方宪政制度有了深刻的感悟,从而能够准确地把握宪政理念的一些本质内涵。由于近代中国时局的重大转变,严复宪政思想也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文章根据严复思想的发展变化将其宪政思想的演化划分为三个时期,每一时期的侧重点都不同,这不仅为我们掌握其宪政思想的演变提供了帮助,而且从宪政思想方面印证了近期学术界认为严复思想前后一致的观点。
第三部分是全文重点,论述严复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从严复对宪政价值的追求开始探讨,指出严复的宪政思想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深刻性。在宪政的理想模式上严复虽然和大多数资产阶级思想家一样,选择了君主立宪制,但是他是几个少有的能区分出英式君宪制和德日式君宪制的思想家之一。在宪政实施路径上,受西方进化论思想和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思想的深刻影响,严复终其一生坚持渐进式改良主义。这一思想是后人对严复消极评价的根源所在。在宪政的具体实施措施上,严复非常重视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地方自治的实行,认为这二者是实施宪政的当务之急。
第四部分是对严复宪政思想的评价。不可否认的是,严复宪政思想在近代中国探索宪政之路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他对“中体西用”观旗帜鲜明地批判;对宪政本质内涵的深刻感悟;对宪政实施的必要的思想文化基础——国民素质的苦苦追求等等,都体现了其宪政思想的敏锐性和独到之处。严复宪政思想在近代中国没能得以实现,是由他本人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时代所决定的,但也与他自身思想上的局限性有一定关系。然而,这并不影响其对当代中国宪政建设的启示意义和重要价值,严复对自由、民权、法治等宪政要义的深刻关注;关于国民素质对宪政制度基础性作用的论述;对中西方政治文明遗产的态度等等,都对我们今天的宪政建设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这也正是笔者撰写这篇论文的落脚点和最终归宿。期望从前人探索宪政之路的得失中,找到当下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宪政中可以吸收和借鉴的东西,取之长,避其短,至少不会走前人曾经走过的弯路。
在研究方法上,文章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大量阅读原著和其他历史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严复本人所处历史环境、时代背景的分析,发掘其宪政思想产生的深层根源,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严复宪政思想的产生、历史演变、主要内涵及其思想的局限性,总结出严复宪政思想在近代中国宪政发展史上的积极作用,及其在当代的价值。
文章试图在两个方面做出努力:其一,笔者力图对严复宪政思想作系统梳理和全面论述,期望在严复研究上找到新的视角,从而能对我们当代的宪政建设提供启示和借鉴。其二,将严复宪政思想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严复对宪政的关注点有所不同,由此笔者认为,形成了其别具特色的宪政思想。严复宪政思想并不存在“早期激进,晚期保守”的倾向,他的宪政主张前后基本一致,因此当急剧的社会变革到来时,他依然固守庸俗进化论的传统观点,从而沦为“时代的落伍者”。
但是,由于本人学识浅薄,能力有限,文章还存在不少缺陷,比如对人物的研究还不到位,就严复论严复,与其同时代人的比较不多,致使人物思想难以得到更加深入的发掘;再有就是关于“严复宪政思想”这一提法目前在学术界没有得到普遍认同,因而笔者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先入之见的甚或武断的结论等等。这些不足成为本文的一大缺憾。但是,这也将成为我今后继续努力的动力和方向,期望今后有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宪政 君主立宪制 渐进式改良主义 社会有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