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暨南大学国际贸易(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贡献模型

【答案】政治贡献模型是格罗斯曼和海尔普曼于1994年,在竞选贡献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意义更为广泛的政治经济学模型。该模型明确地提出了政治因素在贸易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格罗斯曼一海尔普曼的政治贡献模型还可以用来解释非民主选举国家中的贸易保护现象。

2. 外国债券

【答案】外国债券是指一国发行者在另外一个国家的证券市场发行的债券,一般以市场所在国的货币为计值货币,由该国国内证券商承销发行,投资者大多是该国居民,有关发行的程序和申请手续等都要依据市场所在国对证券发行的有关规定办理。

3. 入世承诺

【答案】入世承诺是指一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向世贸组织所作出关于入世以后在经济、文化、服务贸易等方面的一系列承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作出的承诺主要包括降低贸易壁垒和开放服务业市场两个方面。这些承诺具体体现在中国加入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等法律文件中。

(1)在降低贸易壁垒上,中国承诺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包括关税的大幅下降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渐取消。

(2)在对外开放服务业方面,中国承诺电信、金融、保险等服务业采取渐进式的开放,由管制较严的“试点”或部分禁止,到可预见的逐步准入,到完全开放。

4. 福利恶化型增长

【答案】

福利恶化型増长是由已故美国经济学家巴格沃蒂命名的,是指一种不但对本国经济没有好处,反而使社会的经济福利水平下降的增长。

福利恶化型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贸易条件的恶化。如果增长后贸易条件恶化所造成的利益损

失超过增长本身带来的利益,就会出现“恶化增长”。造成福利恶化型增长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

(1)这种增长必须发生在出口部门,而该国的出口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又必须是举足轻重的,因为只有大国才会出现出口增加价格下跌的情况。

(2)国际市场对此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必须是较低的,需求量不会因为价格的上升而下降多少,也不会因价格的下跌而增加多少,因此,当出口供给增加价格下跌时,需求量并没因此而増加多少,过剩商品会使价格继续猛跌直到很低的水平在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会使一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但贸易大国的出口扩张型增长最终引起的贸易条件恶化有可能使该国的福利水平下降,这种情况被称为“福利恶化型增长”。

5. 双边协议

【答案】双边协议一般指两个国家之间签订的一系列特别协议和条款,双方将根据这些协议和条款在友好平等,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的合作。

6. 交换所得

【答案】交换所得是指产品在消费领域的重新配置所得。两国进行贸易时,由于产品的相对价格不同,交换的结果使得消费量发生改变,并达到更高的福利水平。这一部分的提高就是交换所得。

7. 进口替代型增长

【答案】进口替代型增长是指国内与进口产品相竞争的工业的生产能力增长得比较快,从而使得国内生产增加,一部分原来进口的被国内的产品替代了。

进口替代型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进口产品生产所需要的主要资源(生产要素)的增加。进口替代型増长对经济的影响是:

(1)如果一国是贸易小国,该国的生产贸易变动不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改变,贸易条件不变。进口替代型增长会使国内进口竞争产品的生产增加,出口产品的生产下降,总贸易量减少。

(2)如果一国是贸易大国,该国的生产贸易变动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进口替代型增长会使该国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8. 非关税壁垒

【答案】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非关税壁垒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大类。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也称直接的数量限制,是由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的出口。这类措施有:进口配额制、许可证制、“自动”出口限制等。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条例或规定,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进口押金制、最低进口限价、苛刻复杂的技术标准等。

二、思考题

9. 两种产品多个国家的情况。下表给出了4个国家生产1单位大米和小麦的劳动投入量。

已知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2, 则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国的贸易模式如何?当国际市场对大米需求增加导致大米的相对价格上升至3.5, 各国贸易模式会受到影响吗?如果有,怎样变化?

【答案】(1)各国大米的相对成本按照从低到高排列依次为美国2/0.5=4,中国9/3=3, 法国

5/2=2.5, 泰国

(2)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2, 介于法国和泰国之间,所以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泰国出口大米进口小麦,美国、中国和法国出口小麦进口大米。

(3)当国际市场大米的相对价格上升到3.5时,各国贸易模式会受到影响,此时就只有美国出口小麦进口大米,其它国家出口大米进口小麦。

10.既然自由贸易有贸易保护所不具有的诸多好处,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实行完全的自由贸易?你估计到什么时候“自由贸易时代”会到来?

【答案】(1)自由贸易不能完全推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利益分配的原因。取消贸易保护必然使一些既得利益者受损,如果这些利益组织严密,对政府决策有较强的影响力,那么必然会对自由贸易政策构成极大的阻力。这需要与该国的政治格局、民主形式结合在一起分析。

随着全球市场的日益开放,一国在实施贸易政策时必需考虑本国国家安全、产业发展情况、相关行业的就业状况等多种因素,合理有偏重地进行保护,不能因为自由贸易带来的利益好处而忽视了在现实贸易中存在的威胁因素。

(2)虽然无法准确预测“自由贸易时代”的时间表,但这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加入WTO 会对这一进程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经济全球一体化最终形成的时候,就是“自由贸易时代”到来的时候。

11.“自由贸易使穷国受损富国受益。”请评论这一说法。

【答案】“自由贸易使穷国受损富国受益”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原因如下:

(1)一般来讲,自由贸易能达到的“双赢”的目的。各个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并且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没有优势的产品,使资源达到更优的配置,增加各国的总体福利水平。贸易各方都能够因此获益,不论贸易主体是穷国还是富国。这个结论也可以从萨克斯

济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逐渐摆脱贫穷走向富强的实践也可以成为有力的证明。

(2)穷国加入自由贸易的行列会使其贸易量扩大,扩大对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一一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根据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的长期影响是,在出口(价格上升的)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在进口(价格下跌的)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而不论这些要素在那个行业中使用。所以,自由贸易会造

成一国相对充裕的要素的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得到提高,而使相对稀缺的要素的所有者的收入下降。

由此可见,自由贸易不仅仅是国际间商品交换,而且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自由贸易,穷国不会受损,相反,还会使其经济得到发展,国家福利得以增加。

12.下述例子中,决定贸易模式的主要是比较优势还是规模经济?

(1)加拿大是主要的新闻纸出口国;

(2)英特尔生产了世界上半数以上的CPU ;

和沃

对78个发展中国家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中得到证实,对外贸易可以促进一国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