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牡丹江师范学院理学院824物理化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判断题

1. 丁达尔效应是溶胶粒子对入射光的折射作用引起的。( ) 【答案】

【解析】丁达尔效应是溶胶粒子对入射光的散射作用引起的。

2. 一个化学反应在定温、定压下进行时,如将该化学反应安排在电池中进行,则需要环境对系统做功。( )

【答案】× 【解析】则不在电池中进行可以不需要环境对系统做功。

3. 实验室中常用的恒温槽(水浴或油浴)是利用获热速率一散热速率的热交换系统一一热平衡法原理来维 持系统温度恒定的。( )

【答案】√

4. 对同一反应,活化能一定,则反应的起始温度愈低,反应的速率系数对温度的变化愈敏感。( )

【答案】√

【解析】阿伦尼乌斯公式

5. 化学反应

【答案】×

【解析】反应速率为 的反应速率为反应出奇,图上斜率较大。 ( )

6. 电解质溶液可以不偏离理想稀溶液所遵从的热力学规律。( ) 【答案】

【解析】电解质溶液偏离理想稀溶液所遵从的热力学规律。

7. 锌、银两金属片同时插入HC1水溶液中,所构成的电池是可逆电池。( )

【答案】×

【解析】以热力学可逆方式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可逆电池。可逆电池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为生成沉淀

两个电极反应均可逆。不是可逆反应。 电池通过的电流无限小。此题中银插入HC1水溶液中

8. 阿贝折光仪的棱镜是该仪器的关键部件,净化棱镜时必须用擦镜纸沾干,不得往返擦镜面。( )

【答案】√

9. 一级反应肯定是单分子反应。( )

【答案】×

【解析】一级反应是速率方程中只还有一个初始反应物浓度,且该反应物浓度指数唯一的反应,并不应是单分子反应,例如双分子的基元反应,但其中一种反应物严重过量的情况,就可以简化为基元反应。

10.由非理想气体组成的系统是非独立子系统。( )

【答案】√

【解析】非独立子系统,粒子间相互作用力不可忽略。

二、问答题

11.示意画出原电池的极化曲线。

【答案】

12.何谓“自发过程”,简单举出自然界发生的三个自发过程的实例。

【答案】在自然条件下,不需要人工介入而能自动进行的过程称为自发过程。三个自发过程的实例:如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的传热;气体向真空膨胀;锌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13.焓可以写成温度和压力的函数,即H=H(T ,p ),因此

在一定外压下,单组分系统有一定的沸点,若在该沸点温度下液体变为气体,则按上式dT=0,dp=0。所以dH=0。但实际上,液体汽化时需吸收热量,即dH>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的结论。

【答案】H=H(T ,p )这一类双变量函数只适用于简单系统。所谓简单系统,包括(1)纯物质单相封闭系统;(2)多组分但组成不变的单相封闭系统。有相变时不能用,因此此题中液体汽化是一个相变过程,所以dH=0是错误的。

14.计算绝热不可逆过程的

【答案】

不能。从时,能否设计一个始终态相同的绝热可逆过程去计算,为什么? 判据式的条件是绝热过程和孤立系统可以看出,从同一始态出发,绝热可逆过程和绝热不可逆过程的熵变不同,达不到同一终态。

15.推导dU=TdS-pdV时假定过程是可逆的,为什么也能用于不可逆的p ,T ,V 变化过程?

【答案】对于纯物质单相封闭系统,系统的状态只取决于两个独立变量。在简单的PTV 变化

过程中,当系统从状态1变化至状态2时,无论过程可逆与否,状态函数U 、S 、V 的改变是定值。

16.将的油酸在水中乳化为半径为的小液滴,构成乳状液,系统增加界面面积处于不稳定状态。若此时再加入一定体积的

液所起的作用。(已知油酸与水的界面张力为

力降低到 皂液就可使乳状液变为相对稳定的状态,试分析皂加入皂液后可使油酸与水的界面张【答案】乳化剂稳定乳状液的原因包括:①形成扩散双电层,使液滴间产生静电排斥力;@形成牢固的定向楔界面;③降低界面张力等。

在油酸与水形成的乳状液中皂液的稳定作用主要原因是:,

①皂液作为表面活性剂,将乳化后的油酸液滴包围起来。皂分子的憎水基团与油酸分子接触,亲水基团朝向 水分子而产生静电和空间排斥力、极性基团的溶剂化层产生的斥力。静电力和斥力阻止了高度分散的小油酸液滴 重新聚集成大液滴。

②加入皂液后,

油酸与水的界面张力从

降低到降低了系统的界面自由能,也即降低了界面张力。

17.温度升高对物质的下列各量有何影响(增大、减小或不变),并简证之(或简单解释之)。

(1)恒压下物质的焓;(2)恒容下物质的内能;(3)恒压下物质的熵

(4)恒容下物质的赫姆霍兹函数;(5)恒压下物质的吉布斯函数

【答案】(1)增大,

(2)增大,

(3)增大,

(4)减小,

(5)减小,

18.超电势的存在是否都有害?为什么?

【答案】超电势的存在不都是有害的。

解过程多消耗电能。

属上的超电势的差异,

控制

有害的一而是由于电极的极化产生了超电势,使电有利的一面是可利用超电势的存在实现电解分离,例如可利用在不同金与金属离子的析出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