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大学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学位]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字音
【答案】字音是把一个字的音(音节)分成前后两段,即分析成声和韵两段,前段为声母,后段为韵母。贯通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称作声调。
2. 轻声
【答案】轻声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调变体。例如“妈妈”、“桃子”、“里头”、“坐下”中的“妈、子、头、下”都读轻声。轻声音节的变化与语音的四种物理属性都有关系,主要表现在音长变短。有些轻声音节具有区别词义和区分词性的作用。
3. 直接成分分析法
【答案】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是分析短语和句子的方法,它来源于国外结构主义语法学派。分析时尽量切分出两个直接组成成分,即一分为二,所以又称“二分法”。遇到不能二分的兼语短语、连谓短语和多项的联合短语,就只能多分。这种分析法最能反映出短语和句子内部的组合层次,因而又把这种析句法称为“层次分析法”。析句法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切分,二是定性。切出的成分必须是有语法关系而又合原意的语法单位。
4. 音素
【答案】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节由音素构成,如“刊(kan )”它可以划分出“k , a , n ”三个音素。音素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在语音学与音韵学中,音素一词所指的是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音素是具体存在的物理现象。国际音标的音标符号与全人类语言的音素具有一一对应。
5. 假借字
【答案】假借字是指用假借的方法为某词配备的字,又称借字。假借是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来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是中国古代“六书”之一。
,假借来记录“自这种方法造出的字便是假借字。例如:“自”原是“鼻”的象形字闹(象鼻之形)
己”的“自”。
6. 通用汉字
【答案】通用汉字的范围比常用字大,它是指一个时期的出版印刷、辞书编纂和汉字信息处理所需要使用的汉字。现代汉语通用字则是指现代所需要使用的汉字,它不包括很生僻的、专门用于古汉语的用字,也不包括专业用字。
7. 合体字
【答案】合体字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合体字有两种,一种是从组合的两个成分上来显示字义,如“伐”字从人从戈,表示以戈伐人。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会意字。另外一种是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一个字表示义类,一个字表示字音,如“河”为水名,从水可声。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形声字。
8. 音节
【答案】音节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发音时发音器官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音节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一般来说,除儿化音(如“花儿”hu ār )外,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汉语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构成,少则一个音素,多则四个音素,且以元音为主。
9. 语法
【答案】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即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矩。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 二是指语法学,即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语法具有抽象性、生成性、层次性、递归性、系统性和稳固性等特征,一般包括词法和句法:词法是指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 句法是指词或词组组成句子的规则。
10.儿化韵
【答案】儿化韵是指汉语中儿化了的韵母。普通话的儿化韵不是主元音后加上一个[r],而整个韵母贯穿着卷舌色彩。即“儿化”是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得韵母就是“儿化韵”。例如普通话念“花儿”的时候,这个“儿”字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也不是音素,而只是一个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只表不在念到“花”这个字音末尾的元音时,随即同时加上一个卷舌动作,使韵母带上卷舌音“儿”的音色。
二、分析题
11.指出下列句中被括号提取的词的词性,并说明原因
(1)你继续说。生活还得继续! (继续)
(2)他一直都很自在。自在地坐着。(自在)
(3)原来,你就是传说中的老鬼。(原来)
(4)家具,我一向喜欢中式的。(中式)
(5)你的回应不够及时。(回应)
【答案】(1)动词。
①从构形上看,它可以粘附“着、了”等词,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例如,同敌人的斗争在继续着。
②从它的结合能力上看,它可以受副词“都、也、不、在(正在)、再”等的修饰,但不能直接与数量词结合。例如,你不归来,我也继续这项研究工作,决不会半途而废。
③从造句功能上看,它主要充当谓语,其后可带名词性或动词性宾语,亦可单独作谓语而不带宾语,前面可辅以状语,或后面辅以时量补语。
(2)形容词。
①形容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如“他很自在”“自在的事情”。
②形容词不带宾语。“自在”不能带宾语。
③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例如,很自在、相当自在。
(3)副词。“原来”在这里,做状语,后面不能跟别的句子成分。
(4)区别词。区别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属性往往有对立性质,因此区别词往往是成对或成组的。例如:西式,中式。
①能直接修饰名词和名词短语,作定语; 多数能带“的”形成“的”字短语。例如,中式的。 ②不能单独作谓语、主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或联合短语或成双对比后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例如,“中式的比较贵”。
③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前加“非”。例如,非中式的。
(5)兼类词。
①“回应”既是动词,又是名词。动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例如“回应他的话”。动词能够受副词“不”修饰,多数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例如,“他装没听见,不回应我的话。”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例如,“他已经回应过我的话了。”“回应”具有动词的这些特点。
②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多数能作定语和带定语。例如,“回应很及时”“强烈的回应”。这说明“回应”也具有名词的一些特点。
12.用语流音变的知识分析说明“啊”的音变情况。
【答案】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作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啊”的音变主要表现为同化。同化现象在各种语言的语流音变中都十分常见,它是指一个音位受相邻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趋同的现象。
“啊”是表达语气、感情的基本声音,用于句首或单念时,读音是a ; 用于句尾时,作为助词,由于受前一个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读音常常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
(1)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q , o , e , e , i , ü时,读音变为ya ,汉字写作“啊”或“呀”。
例如:是他啊! 要注意节约啊!
(2)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u (含ao , iao )时,读音变为wa ,汉字写作“啊”或“哇”。 例如:在哪儿住啊? 真好玩啊! 大家跳啊!
(3)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n 时,读音变为na ,汉字写作“啊”或“哪”。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