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交通肇事事件中的网络舆论研究——以“胡斌案”、“李启铭案”和“药家鑫案”为例

关键词:网络舆论,交通肇事,流变,特征,传播效应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升,网络成为民众获取信息、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阶层的分化、贫富差距日益变大等矛盾使我国处于风险社会,需要时时面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在传统的信息表达渠道受到诸多限制而不能被大众使用的情况下,大众将目光转向网络。因其不同与传统媒体,没有使用的门槛、严格的审查、复杂的反馈机制而受到大众的喜爱,成为大众表达意见、宣泄情绪的重要媒介。交通肇事案件的频繁发生,严重的威胁到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的同时也破坏了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优良环境,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发展。“杭州七十码”、“我爸是李刚”、“药家鑫”等网络舆论事件无不由网络扩散到现实社会,对相关部门形成了强有力的舆论压力。网络舆论的形成与扩散一方面反映了网络促使民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监督公权力运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无规律且无理性的网络舆论对民众的误导致使社会稳定及人民日常生活受到不良影响。因此,研究交通肇事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交通肇事事件进行阐释,并说明了选择案例的原因。此后,对交通肇事事件中网络舆论凸显的背景从社会风险、媒介生态和网民的民主意识三个方面予以分析。其次,本文结合“杭州飙车案”、“李启铭交通肇事案”、“药家鑫案”这三个案例,从网络舆论议题的出现、传播并形成舆论到网络舆论的爆发、高峰,最终衰减乃至消解进行分析,并且对网络舆论每一个阶段形成的重要节点进行解析说明。通过对交通肇事事件中网络舆论流变过程的研究,总结出此类事件中网络舆论所具备的四个特征:微博成为舆论表达的主阵地、非线性发展、群体极化以及娱乐化表达。最后,对交通肇事事件中网络舆论的传播效应进行分析,并对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权力部门、媒体以及网民三个角度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