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昆明理工大学J010分析化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淀,为什么所得沉淀的类型不同?

【答案】因为5.5, 所以虽然两者的

和形成晶核的临界均相过饱和比为1000, AgCl 的临界均相过饱和比则为基本相等,但当加入沉淀剂时

不易超过其Q/S, 不致产生太多的晶

两者的

相差不大,但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沉

核,故生成较大的沉淀颗粒;AgCl 则容易超过其Q/S,易形成大量的晶核,所以沉淀颗粒非常微小,而形成凝乳状沉淀。

2. 原子吸收光谱法使用的光源有哪些?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1)原子吸收光谱法使用的光源有空心阴极灯、蒸汽放电灯;

(2)其基本要求是:①锐线辐射;②辐射待测元素共振谱线;③强度大、稳定、背景小。

3. 使用饱和甘汞电极时,应作哪些检查?

【答案】(1)使用前应先取下电极下端口和上侧加液口的小胶帽,不用时戴上。安装电极时,电极应垂直置于溶液中,内参比溶液的液面应较待测溶液的液面高。

(2)电极内饱和KC1溶液的液位有足够的高度,电极下端要保持有少量的KCL 晶体存在。(3)使用前应检查玻璃弯管处是否有气泡,若有,应排除;检查电极下端陶瓷芯毛细管是否畅通。

(4)当待测溶液中含有

4. NaOH 标准溶液保存不当吸收了

及高氯酸等物质时,应加置KN03盐桥。 是1%的NaOH 变成了

(1)用这瓶NaOH 滴定HC1, 甲基橙作指示剂,则测定结果如何变化? (2)用这瓶NaOH 滴定HA ,酚酞作指示剂,则测定结果如何变化? 【答案】(1)无影响; (2)偏高。 由于NaOH 吸收了量点为pH=7.0,所以在未

到达化学计量点时,甲基橙己经变色,使消耗的NaOH 体积又偏小,这两种因素综合起来使得测定结果基本没有变化。如用酚酞为指示剂时,由于其变色点pH 为8.0—10.0, 测定结果肯定偏高。

使NaOH 浓度比实际的浓度低,用它滴定HC1,消耗NaOH 的体积

NaOH 与HC1生成NaCl 的化学计

偏多,造成结果偏高。由于甲基橙的pH 变化范围为

5. 什么是化学因数?运用化学因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待测组分的摩尔质量与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之比通常称为“化学因数”或称“换算因数”。运用化学因数时,必须注意在待测组分的摩尔质量与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前乘以适当的系数,使分子分母中待测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6. 原子吸收法测定NaCl 中微量K 时,用纯KC1配制标准系列制作工作曲线,从工作曲线求算NaCl 中的K 含量,经多次测定结果偏高,说明其原因,并指出改进方法。

【答案】由于钾易电离而引起干扰,使工作曲线斜率偏低,而引起含量计算结果偏高。改进方法为:标准加入法或配制的标准系列中加入NaCl ,使标准与试样组成基本一致。

二、计算题

7. 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与

电极组成测量电池F 电极‖待测溶液|

电极取25.00mL

水样加入25.00mL 总离子强度调节溶液A ,测得其电池电动势为-325mV 。若在A

溶液中加入

溶液,测得电池电动势为-317mV , 若将A 溶液用总离子强度调节液稀释一倍,

测得电动势为-342V , 求水样中含氟的浓度为多少?

【答案】

(1)-(2)得

(3)-(1)并将S 代入得

水样中含氟的浓度为

8. 如用时, 情况又如何?

(已知:

【答案】(1)pH=10.0时

没有络合作用,故

判断此时可准确滴定

离子.

在化学计量点时,根据络合平衡,设溶液中

所以,

水样中含氟的浓度为

滴定溶液,用缓冲溶液控制pH=10.0, 试

浓度所占的百分数。又当溶液pH=5.0

判断能否准确滴定?求当达到计量点时溶液中未配位的

计算说明:在pH=10.0时,EDTA

和(2)pH=5.0时,同样

液所占的百分数为

结果是在此条件下,

9. 称取纯

(【答案】设和2y (mmol ),

联立求得x=1.93mmoly=1.66mmol

酚酞为指示剂时,

的百分含量为

的百分含量为

只接受一个质子,耗去

的体积为

, 为x (mmol )

与EDTA 合得很不充分,而未合的

浓度占52%。

显然在此条件下,

不能被准确滴定,而溶液中未被络合的

的络合反应进行得相当完全.

混合碱0.3380g ,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耗去0.1500mol/LHCl35.00mL。

的含量各是多少?

, 则它们消耗的HCl 的量分别为x 为y (mmol )(mmol )

问以酚酞为指示剂时,将耗上述HCl 多少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