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人大2001政治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学(含西方经济)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国际贸易学
考试科目:政治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学(含西文经济)
考试时间:1月14日上午
考试编号:413
政治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10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国民经济信息化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生产价格的形成及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2.试述调整和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方向和途径。
世界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亚欧会议 2. 项目融资 3. 相对购买力平价
4. 消费者均衡 5. 边际要素成本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列出在开放经济状态下经济均衡实现条件的公式并加以说明
2. 简述帕累托最优配置及其主要条件
三、论述题(15分)
欧元启动后的基本走势及其原因分析。
答案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国际贸易学
考试科目:政治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学(含西文经济)
考试时间:1月14日上午
考试编号:413
政治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10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国企采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制度,政府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实行间接的宏观调控。具体有如下特征:
(1)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劳动者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同时并存的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或包括按生产要素分配为辅的收入分配体系。
(3)坚持宏观计划主导下把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势互补。
(4)有完善的商品、要素市场体系,以及相应的财政金融体制和价格体系,以保证充分发挥在宏观计划主导下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
2.国民经济信息化: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不断推广和应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智能技术,达到全面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劳动生产率、企业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