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河北大学艺术学院中西音乐史之西方音乐史简编(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填空题

1. 1836年,格林卡的歌剧《_____》在彼得堡上演,标志着俄罗斯民族歌剧的诞生。

【答案】伊凡·苏萨宁

【解析】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格林卡(1804~1857)是俄罗斯作曲家,民族乐派。他将俄罗斯的专业音乐赶上欧洲音乐强国的水准,为俄罗斯艺术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从而确立了俄罗斯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格林卡所作的第一部歌剧《伊凡·苏萨宁》于1836年在彼得堡首演,奠定了民族爱国主义历史歌剧的类型。

2. 莫扎特的歌剧杰作有:意大利喜歌剧《_____》和《唐璜》 。意大利正歌剧《_____》和《魔笛》。

【答案】费加罗的婚礼; 狄托的仁慈; 德语歌唱剧

【解析】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1756~1791)是奥地利作曲家,他短暂的一生为人类留下极其宝贵而丰富的音乐遗产。代表作品有意大利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开罗的鹅》《受骗的丈夫》等,意大利正歌剧《狄托的仁慈》和德语歌唱剧《魔笛》等。

3. 亨德尔的主要创作领域为意大利正歌剧和_____,前者的代表作有《_____》,后者的代表作有《弥赛亚》和《以色列人在埃及》。

【答案】唱剧,裘里叶斯·凯撒

【解析】德国作曲家亨德尔主要创作领域为意大利正歌剧和唱剧,其曲风雄伟、崇高,所创作的清唱剧是戏剧性的英雄史诗。其中正歌剧的代表作有《裘里叶斯·凯撒》、《阿尔米拉》等,唱剧的代表作有《弥赛亚》和《以色列人在埃及》等。

4. 正歌剧产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它严肃庄重,题材多来自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最早演出于贵族府邸,后逐步转移到公开歌剧院。诗人和剧作家梅塔斯塔济奥写作了27部正歌剧台本,将正歌剧的音乐形式固定为宣叙调和咏叹调交替的结构。巴罗克时期,重要的正歌剧作曲家有出生在意大利的_____和出生在德国的_____,18世纪中下叶,正歌剧走向衰落,莫扎特仍然写作了正歌剧作品《_____》。

【答案】斯卡拉第; 亨德尔; 狄托的仁慈

【解析】正歌剧产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题材多取自古代神话、古罗马历史和宗教故事。梅塔斯塔济奥写的27部歌剧台本是正歌剧程式化的典型,。每部歌剧包含5幕巧场,由宣叙调和咏叹调互相交替组成,意大利的斯卡拉第和德国的亨德尔是巴罗克时期重要的正歌剧作曲家。沃尔夫冈·莫扎特(1756~1791)在18世纪中下叶写作了整个剧作品《狄托的仁慈》。

5. 法国轻歌剧由_____发展而来,其创始人是作曲家_____,他的轻歌剧代表作有《_____》和《美丽的海伦》。

【答案】喜歌剧; 奥芬巴赫; 地狱中的奥菲欧

【解析】法国轻歌剧由喜歌剧发展而来。轻歌剧是娱乐性较强的歌剧品种,多取材于日常生

,活,偏重讽刺揭露,结构短小,以独幕居多。这一体裁的奠基人是作曲家奥芬巴赫(1819~1890)

代表作有《地狱中的奥菲欧》和《美丽的海伦》、《蓝胡子》、《巴黎的生活》等。

6. 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包含_____个乐章,表达了作曲家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其中最著名的是描绘流经捷克全境大河的乐章《_____》。

【答案】6; 沃尔塔瓦河

【解析】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含有6首既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交响诗,共同构成对民族历史的缅怀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其中《沃尔塔瓦》借流经捷克全境的大河歌颂祖国的河山; 《维谢赫拉德》有古代吟唱歌手留米尔的形象和对古代捷克建国历史的回顾; 传奇故事《莎尔卡》是歌剧《李布舍》的续篇; 《自捷克的田野和森林》抒发对大自然的诗意感受; 《塔尔波城》和《勃兰尼山》均取材巧世纪的胡斯战争,贯穿胡斯战歌“上帝的战士”。

7. 钢琴变奏曲体裁是表达和发展勃拉姆斯创作乐思的最佳形式,他写有大量这种体裁的作品,如《_____》《_____》《_____》。

【答案】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亨德尔主题变奏曲与赋格; 舒曼主题变奏曲

【解析】勃拉姆斯写了很多主题变奏钢琴曲,以《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亨德尔主题变奏曲与赋格》、《舒曼主题变奏曲》《匈牙利民歌主题变奏曲》等最为有名。

8. 古典奏鸣曲多指由钢琴独奏的器乐套曲,第一乐章往往用奏鸣曲式写作,意大利作曲家_____德国曲家_____是古典奏鸣曲的重要奠基人。

【答案】斯卡拉第; 巴赫

【解析】多梅尼科·斯卡拉第(1685-1757)是古典主义早期意大利最有创造力的作曲家之一,赫是当时德国声望最高,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对古典奏鸣曲式的确立有重要贡献。

9. 19世纪中叶,李斯特始创了带标题的交响音乐新体裁_____,并在这种新体裁中运用“主题变形”的发展手法,他的代表作有《_____》和《_____》。

【答案】交响诗,塔索、前奏曲

【解析】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主要创作领域是交响诗和钢琴曲。其对西方音乐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首创了交响诗这一体裁。交响诗是把多乐章的因素合成单乐章的结构来表现文学或美术题材内容,李斯特在里边运用了“主题变形”的发展手法。其代表作有《塔索》《前奏

b 曲》《普罗米修斯》《d 小调奏鸣曲》《E 大调钢琴协奏曲》等。

10.晚年的李斯特创作过如清唱剧《_____》和《_____》等宗教合唱音乐。

【答案】圣伊丽莎白逸事; 匈牙利加冕弥撒曲

【解析】李斯特晚年写作了大量宗教作品,如清唱剧《圣伊丽莎白逸事》《匈牙利加冕弥撒曲》《基督》等

二、名词解释

11.弗朗克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作曲家,曾任19世纪法国“民族音乐协会”主席。交响诗《风神》、一些宗教音乐和室内乐作品。唯一的交响曲《d 小调交响曲》就最高的作品。创作有清唱剧《至福》、《赎罪》、运用“循环形式”写作,是其成

12.十二音体系

【答案】20世纪组织音高的一种全新体系。在创作时,作曲家将一个八度内的12个半音排成一定的次序,称为“音列”,作为乐曲的旋律与和弦的基础。音列可以有4种基本形态:原型、逆行、倒影和逆行倒影,这4种音列形态可以转移到任何音高上,可集中或分散在一个声部或各个声部上使用。该体系形成于1921年,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及其弟子贝尔格和韦伯恩对“十二音体系”的付诸实践有很大贡献。

13.斯克里亚宾

【答案】浪漫主义晚期俄国作曲家和钢琴家。创作有《“神圣之诗”交响曲》《“狂喜之诗”交响曲》、10部钢琴奏鸣曲、大量其他钢琴作品。他的风格独树一帜,创用以不同四度音程叠加而成的新型和弦形式,被称为“神秘主义者”。

14.众赞歌

【答案】众赞歌是16世纪路德教派的一种赞美诗歌调,起初是单声部的分节歌,后来出现复调谱曲。歌词运用民族语言德语演唱,旋律素材有来自天主教拉丁文赞美诗的,有来自宗教改革前的德国教会歌曲,也有来自世俗歌曲,但大量是新创作的,马丁·路德的众赞歌《我们的主是坚同堡垒》是著名的例子。17世纪以后,众赞歌旋律常被用在教堂康塔塔和管风琴前奏曲或变奏曲的创作中。

15.五人团

【答案】1860年前后形成的俄罗斯作曲家群体,包括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廷、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一柯萨科夫五人。他们高举格林卡旗帜,采用俄罗斯民族民间文学和历史题材,运用民族民间音乐语汇,写作富于民族特性的音乐作品。

16.拉索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佛兰德乐派最后一位作曲家代表,文艺复兴音乐的集大成者。创作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