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4

  摘要

一、简答题

1. 记者要具备调查研究的作风需解决哪两个问题?

【答案】采访工作的基本性质虽是调查研究,但具体到每个记者是不是都严格按照调查研究的精神去对待采访,就不一定了。所以,我们还要强调记者要具备调查研究的作风。调查研究要着重解决两个问题:

(1)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要带主观框框调查。带主观框框调查,是指“背鞋找脚’,、“按图索骥”式的调查。这种调查,用事前想好的框框去套实际,合则取,不合则舍,结论不是产生在调查研究的末尾,而是在它的先头。这种调查,和有意弄虚作假在性质上虽有所不同,但它是主观主义作风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调查研究的大忌。

要搞好调查,脑子里要装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装着全国的形势,要装着党在一个时期的宣传思想,要装着许多问题。这与主观框框的性质,不能混为一谈。反对带框框,就是反对主观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正确思想指导下进行调查。在正确思想指导下进行调查,任何时候都不可少。

(2)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说:“大略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是还不能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还须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这就是分析的过程”。记者的调查研究工作也应如此。

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即主观和客观之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这些矛盾主要表现为: ①记者报道的,一般说来都是人家做的,自己未直接参与变革现实的实践。这样,记者和报道对象之间就隔了一层。记者缺乏亲知,又要报道,就是一个矛盾。

②记者天天碰到新间题,有许多新问题是采访前预料不到的。或者是不熟不懂的。不熟,不懂,又要报道,这是一个矛盾。

③记者报道的,有的是在新闻发生的现场目睹的,有的是靠事后采访。通过当事人的回忆或旁人的转述来弄清当时事实的真相。后一种情况,在记者的采访生活中常常碰到,如何保证事后采访弄清事实真相,也有矛盾。

凡此种种矛盾说明,要正确认识客观实际,弄清客观事物的真相,并非轻而易举。

但是,我们不是不可知论者,我们认为这些矛盾是可以解决的。不管客观实际多么复杂,也是可以认识的; 不管客观事实的真相多么难于弄清,也是可以弄清的。这里的关键在于,记者要掌握认识客观事物的武器一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