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河南教育学院338生物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不可逆沉淀反应。

【答案】不可逆沉淀反应是指在发生沉淀反应时,蛋白质分子内部结构、空间构象失去原来的天然性质,这时蛋白质已经变性,不能再溶于原来的溶剂中的沉淀反应,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盐、生物碱试剂、某些酸类和碱类、加热变性等。

2. 进行性(processivity )。

【答案】进行性是指聚合酶从模板链上解离下来之前所能添加的核苷酸数。

3. 同源蛋白质。

【答案】同源蛋白质是指存在于不同物种、起源相同、序列和功能类似的蛋白质,例如人与牛的血红蛋白。

4. Chargaff 定律。

【答案】Chargaff 定律是指通过纸层析对多种生物DNA 的碱基组成进行分析,发现DNA 中的腺嘌呤数目与胸腺嘧啶的数目相等(A=T),胞嘧啶和鸟嘌呤数目相等(C=G)的一种规则。

5. 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答案】同源重组是指在两个DNA 分子的同源序列之间直接进行交换的一种重组形式。同源重组不依赖于序列 的特异性,只依赖于序列的同源性。

6. 变构作用。

【答案】蛋白质在行使其生物功能时空间结构往往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改变分子的性质,这种现象称为变构现象,又称别构现象或变构作用。例如,血红蛋白表现其输氧功能时就是一个例子。

7. 脂质(lipid )

【答案】脂质又称脂类,

是由脂肪酸(以上的)和醇(包括甘油醇、鞘氨醇、高级一元醇和固醇)等所组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剂,如乙醚、丙酮及氯仿等。

8.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答案】蛋白质的变性作用是指天然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分子内部原有的高度规则性的空间排列发生变化,致使其原有性质和功能发生部分或全部丧失的作用。

二、填空题

9. _____

酶催化的反应是

成ATP ,是

途径中的第一个氧化反应。_____分子中的磷酸基转移给ADP 生的反应。 途径中的第一个产生

【答案】甘油酸-3-磷酸脱氢酶;甘油酸-1,3-二磷酸

10.动物毛发的主要成分是_____,其主要的二级结构单元是_____; 膜蛋白的穿膜区域常具有的二级结构单元是_____。

【答案】角蛋白

11.1962年_____提出了固相合肽的方法,因而获得1984年诺贝尔化学奖。

【答案】R.B.Merrifield

12.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可包括_____、_____和_____三个阶段。

【答案】. 起始;延长;终止

13.真核细胞的mRNA 的

_

【答案】

帽子结构末端有一个特殊结构,被称为_____,

的载体作用。 末端的结构为_____。 14.生物素是_____酶的辅基,在合成代谢中起着活性

【答案】羧化酶

【解析】生物素通常与赖氨酸形成复合物共价结合到酶上,作为辅基行使携带羧基的功能。

15.食物来源的氨基酸经_____的运载才能穿越肠细胞膜。

【答案】载体蛋白

16.脂肪消化产物在十二指肠下段或空肠上段被吸收后,与磷脂、载脂蛋白等组成_____经淋巴进入血循环。

【答案】乳糜微粒

17.有机体的_____代谢和_____代谢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答案】物质;能量

18.细胞膜中的磷脂主要分为两类,分别称为_____和_____。

【答案】甘油磷脂;鞘氨醇磷脂

【解析】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其中主要为甘油磷脂,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类磷脂,为鞘磷脂。这两者都是两亲性分子,每一分子既有亲水部分,又有疏水部分,这一特征决定了它们在生物膜中的双分子排列。

三、单选题

19.下列哪种氨基酸在肽链中形成拐角?( )

A. 缬氨酸

B. 酷氨酸

C. 脯氨酸

D. 苏氨酸

【答案】C

20.哺乳动物清除体内多余胆固醇的主要手段是( )。

A.

将其彻底氧化成

C. 将其转变成维生素D

D. 将其转变为固醇类激素

E. 直接排出体外

【答案】B

21.四种二级结构分别按照稳定性和生物活性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次序是( )。

A.

B.

C.

D.

【答案】B

22.过氧化氢酶的辅基是( )。

A.CoQ

B. 铁硫中心

C. 血红素

D.FMN

【答案】C

23.—个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000, 由两条a 螺旋肽链构成,其分子长度为( )。

A.50nm

B.100nm

C.

D.

E.

【答案】c

【解析】因氨基酸残基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120, 在螺旋结构中,每个氨基酸残基在

轴上的距离为,所以分子长度为70000÷2÷110×0.15=47.7

B. 将其转变成胆汁酸/胆汁酸盐,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