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众所周知,当前,全国范围内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这次改革是全方位的,涉及课程理念、课程设置、教材更新、教学改革和评价探索等各个方面。鲁迅作品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自然也在改革之列。它的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而鲁迅思想的深度及作品的广泛性决定了中学语文教师对其作品和作者本人应具备相当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适应鲁迅作品在中学的教学,如果仅限于教学参考书,就会影响教学质量。
当前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比起十年前有了一个飞跃和变化,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比如,教学中还存在着学生读不懂鲁迅作品,甚至反感鲁迅作品、语文教师教鲁迅作品时的困惑、对鲁迅作品的解读还处于一种孤立的状态等现象,尽管许多语文教师试图按照新大纲的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施教,但收效甚微。尤其在强调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今天,在实施新课标以后,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所谓研究型学习,一时似乎成为万应良药,好像只要让学生一组组围坐在圆桌边畅所欲言,所有的教学难题都能被学生自主破解,老师在学生的学习中只要做一个协调就可以了。实际上,这只是教师一厢情愿的幻想。文学作品的确可以多元化解读。但这并非是说学生可以完全自主阅读,尤其是中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知识储备等都不足以支撑对鲁迅作品的自主阅读,他们必须在教师恰当的导读的基础上,才能结合自己的体会去领悟鲁迅。教师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枢纽的作用。
那么,教师对鲁迅作品知识储备不够或储备的方法不当就成为鲁迅作品教学陷入困境的关键所在。因此,从实际的教学入手,把研究的视线投向教师知识储备与中学语文课的实施状况,提出一些实际可行的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理论上提出了教师知识储备对鲁迅作品教学的意义,也从实践调研中提出了教师知识储备与鲁迅作品教学不适应的问题,从整体上提出了教师知识储备与鲁迅作品教学适应性的总体要求,这包括对鲁迅作品系统性及序列性的把握,也包括跨学科性及创造性和动态性的掌握。在具体的教学中,也提出了教师知识储备与鲁迅作品教学适应性所亟待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从还原鲁迅,到对鲁迅小说教学、鲁迅散文教学、鲁迅杂文教学的知识储备的问题,较为切实地地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希望给中学语文教师以有益的借鉴,对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