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传媒经济学教程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外部性?
【答案】(1)外部性的含义
这是指在商品与服务的生产或消费过程中,买卖双方的经济交易中产生的但是不由双方而由他人承担的外溢成本或外溢收益。在现实经济中,存在许多外溢现象。个人或厂商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他人,或给他人带来收益或损害,却没有得到相应报酬或支付赔偿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现象我们称之为外部性,或外部效应。
(2)外部性的类型
①按照影响的范围划分,外部性可分为消费外部效应和生产外部效应。
②根据外部影响的“好与坏”,外部性可分为“正的”和“负的”两种。
(3)外部性的影响
①外部性本质上是未被市场交易所体现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
②按照影响的范围划分,外部性可分为消费外部效应和生产外部效应。
③根据外部影响的“好与坏”,外部性可分为“正的”和“负的”两种。
④一旦存在外部性,市场就不会带来社会效率。
2. 用效用、边际效用递减和消费者均衡等概念与理论解释你观察到或亲历过的某些消费媒介产品或服务的事例。
【答案】(1)效用
效用(utility ),是对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得到的满足程度的抽象衡量。它是一种主观心理感觉,一种商品或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消费者本人的评价。
(2)消费者边际效用递减
①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消费者对某物品或服务的消费每增加一个单位,总效用的增加总是依次减少的。
②受众在考虑多消费还是少消费时受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支配。大多数媒介产品边际效用递减得非常快,因此唱片业、图书业打击盗版就显得非常重要。
(3)消费者均衡
①含义
消费者选择消费品组合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效用最大化一一即消费者从消费这组物品与劳务中得到的总满足程度最大化。在预算与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既定时,如果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或服务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②消费者均衡的条件用于购买这组商品的支出应该等于用于消费的预算。每种商品或服务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要相等。
(4)经历过的事例
2013年春节,父母给我4000元的预算购买工pad 和书籍。由于工pad 用途更广泛、给我带来的喜悦感更强烈(即工pad 的效用更高),我打算先买工pad ,然后用余下的钱购买图书。考虑到我己经拥有张爱玲的一系列图书,我决定购买莫言的新书(张爱玲的书对我而言边际效用递减)。在决定购买数量时,购买一部丁pad 和两本书对我而言最符合需求(实现消费者均衡),于是在购买工pad 和图书之后,仍有1000元的剩余。
3. 请搜集相关数据,计算各类媒介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价格弹性,并尝试用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解释计算结果。
【答案】(1)需求弹性的计算
需求弹性衡量的是需求量与影响需求量的某一因素变动程度之间的关系。依据影响因素的不同,需求弹性包括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需求广告弹性等。它们的计算公式可分别表示如下: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交叉弹性==A物品或服务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B物品或服务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广告弹性=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广告投入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弹性中分子与分母的数学符号可能是相反的,但在具体计算时,分子与分母均取绝对值,所以需求弹性皆为正。当需求弹性大于1时,常被称为富有弹性; 需求弹性等于1时,被称为单位弹性; 需求弹性小于1时,被称为缺乏弹性。
(2)影响媒介产品或服务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①必需品与奢侈品。一般而言,必需品的需求倾向于缺乏弹性,而奢侈品的需求倾向于富有弹性。
②花费在支出中的比重。购买某件物品或服务的花费占买者收人的比重越大,则其需求弹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③替代品的可获得性。存在相近替代品的商品或服务往往有较高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存在相近替代品的商品或服务的需求价格弹性则往往较低。
④市场的定义。市场范围小的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弹性往往大于市场范围大的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弹性。
⑤时间的长短。媒介商品或服务往往随着时间变长而变得更富有弹性。
总体而言,媒介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最终还与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密切相关。由图可见,媒介降低或提升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价格弹性,可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考虑。
4. 媒介如何进行资本运营,其意义和作用主要有哪些?
【答案】(1)媒介资本运营的定义媒介资本包括媒介设备、人员等有形资产,也包括品牌、栏目、刊号等无形资产。传媒资本运营,就是将传媒所拥有的可经营性资产,包括和新闻业有关的广告、发行、印刷、信息、出版等产业,也包括传媒所经营的其他产业部分,都视为有经营价值的资本,通过价值成本的流动、兼并、重组、参股、控股、交易、转让、和赁等途径进行运作,优化传媒资源配置,扩张传媒资本规模,进行有效经营,以实现最大限度增值目标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
媒介资本运营从广义上讲包括媒介产品资本运营、产权资本运营、金融资本运营和无形资本运营。狭义上是指金融资本运营。媒介产品资本运营一般通过媒介产品的制作和销售获取利润。
媒介资本运营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媒介资产重组是其核心内容。重组是指对一定被重组的媒介实体范围内的生产力诸要素进行分拆、整合及优化组合的活动或过程,它包括购并、直接上市、买壳或借壳上市、分拆上市等具体方式。不过,以上各种方式并不是媒介资本运营的全部方式,其划分也没有绝对的界限,在实际操作中都是各种金融手段、金融创新工具混合使用、互相渗透。
(2)媒介资本运营的主要方式
①媒体资本购并。购并即收购兼并,资本购并是媒介实体间的产权交易行为。一般来讲,购并有合并(收购与兼并)、认购股权和收购资产廿种方式。目前媒介使用较多的是收购资产这种方式,也就是通过收购目标实体资产的方式取得对目标实体的控制权和资产的使用权。
②媒体直接上市。直接上市是指媒介实体从公开发行股票开始,到直接在股票交易所挂牌交易,不必与其他实体发生股权交易。例如,1998年,湖南电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5000万A 股,成为国内第一家直接从事传媒服务业的公司。
③间接上市。间接上市是指买壳和借壳上市,这是一种间接进入资本市场的途径。媒体通过间接方式收购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然后将其发行、广告、印刷、包装等边缘性业务注入上市公司,获得持续融资的能力。
④分拆上市。媒介实体的分拆上市是指已经在主板上市的媒介实体将其现有的资产分拆,或对其以风险投资形势控股的实体进行改造,实现其在即将开设的二板市场上市的资本运作方式。主板上市公司的分拆上市是发达国家的企业常用的一种资本运营方式,属于企业资本收缩范畴,是吸收合并的逆操作。
⑤与上市公司合作。媒体与上市公司合作,设立合作企业。通常是上市公司出资金,与其合作的媒体出资源。这样,上市公司可获得稳定的高额回报,媒体可获得发展急需的资金。这种方式是目前媒体进入证券市场最为快捷、最为方便的方式,同时一也是广为采用的方式。比如湖南投资、东方明珠、央视股份、等采用的都是这种方式。
⑥媒介无形资本的运作。媒介无形资本指由特定媒介实体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对媒介实体的经营能持续发挥作用,而且能在一定时期内为其所有者创造经济效益的资产,包括媒体品牌、版面、时段、栏目、销售网络、节目知识产权、商标权等。媒介无形资产一方面可以用来作为筹措资金的利润吸引力和号召力;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中间机构的评估,炒作其商业价值,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