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语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839专业综合二之财务会计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存货
【答案】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资等,包括企业为产品生产和商品销售而持有的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商品、周转材料等。存货通常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被消耗或经出售转换为现金、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具有明显的流动性,属于流动资产。在大多数企业中,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占有很大比重,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当期法
【答案】当期法,是指对某类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将其计入变更当期的损益,且不必调整比较财务报表数据。但为了使报表具有可比性,需要报告备考数据。现行会计准则不允许采用这种方法。
3. 现金等价物
【答案】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现金等价物的定义本身,包含了判断一项投资是否属于现金等价物的四个条件:(1)期限短,一般是指从购买日起3个月内到期; (2)流动性强; (3)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 (4)价值变动风险很小。其中,期限短、流动性强,强调了变现能力,而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则强调了支付能力的大小。
现金等价物虽然小是现金,但其支付能力与现金的差别不大,可视为现金。
4. 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
【答案】企业因坏账而发生的损失在会计上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两种核算方法。
(1)直接转销法是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销有关的应收款项,并确认坏账损失。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在直接转销法下,若已经确认的坏账因债务人经济状况好转或其他原因,又全部或部分收回时,应首先按收回的金额冲销原确认坏账的会计分录,然后再反映应收款项的收回。
(2)备抵法是根据应收款项可收回金额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并形成坏账准备,在实际发生坏账时再冲销坏账准备的方法。在备抵法下,按期估计坏账损失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实际发生坏账时,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等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上,各应收款项按该应收款项余额减去提取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反映。我国企业会计准
则规定企业应采用备抵法核算各应收款项的坏账。采用备抵法核算各应收款项的坏账,应采用一定的方法合理估计各会计期间坏账准备。按期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
5. 固定资产清理
【答案】固定资产的清理是指在固定资产出售或不能继续使用而报废时对固定资产进行的处置。为了反映转入清理过程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清理费支出、变价收入和其他收入的取得以及清理净损益的情况,应设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方发生额大于借方发生额的差额,为清理过程中发生的净收益,应作为营业外收入从该科目借方转出; 反之,则为清理过程中发生的净损失,应作为营业外支出从该科目的贷方转出。经过上述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
6. 工作量法
【答案】工作量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其累计折旧额为完成工作量的线性函数。采用这种方法,假定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随着完成工作量的增加而逐渐递减,其效能与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无关。因此,固定资产的应计提折旧总额可以均匀摊配于预计的每一单位工作量。
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也应首先确定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 然后根据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和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确定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最后根据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和某月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就可以计算出该月折旧额。
7. 原始价值、重置价值、折余价值
【答案】为了正确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的增减变动,应按一定的标准对固定资产进行计价。固定资产的计价标准一般有原始价值、重置价值、折余价值和现值四种。其中:
(1)原始价值,也称为原价或原值,是指企业购建的固定资产在达到可使用状态之前所发生的全部耗费的货币表现。企业采用不同方式购建的固定资产,其原值的构成有所示同。一般,企业从外部取得的固定资产,其原值中包括固定资产的买价、运输途中发生的各种包装运杂费以及在使用前发生的各种安装调试费; 企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其原值中包括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耗费。
(2)重置价值,是指企业在当前的条件下,重新购置同样的固定资产所需的全部耗费的货币表现。重置成本表示当时取得同一资产或其等价物需要的交换价格。这种交换价格应该是从企业资产或劳务市场获得的成本价格,而不是从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通常出售其资产或劳务的市场中的销售价格。
(3)折余价值,也称为净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值减去己提折旧后的余额。折余价值反映企业在固定资产方面实际占用的资产总额及企业资产的构成情况,用原值和净值比较,能从总体上了解企业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企业的潜在能力和企业的素质,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
8. 留存收益
【答案】留存收益是指归所有者所共有的、由利润转化而形成的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法定盈余公积是指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根据企业净利润和法定比例计提的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是公司出于实际需要或采取审慎经营策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一部分留存利润;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中用于以后年度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二、简答题
9. 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具备哪些特征?
【答案】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获得的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企业以赚取价差为目的,利用闲置资金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和权证等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
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定义可知,交易性金融资产一般应具备三个基本特征:
①持有目的主要是近期出售或称为交易而持有;
②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
③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获得。不具备这些特征的金融资产一般不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
10.判断固定资产发生减值有哪些迹象?
【答案】固定资产减值是指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的差额。每年年末,企业应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表明该固定资产已出现减值迹象,应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
(1)固定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
(2)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固定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3)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4)有证据表明固定资产已经陈旧过时;
(5)固定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
(6)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固定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固定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亏损)远远低于(或者高于)预计金额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