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712新闻传播史论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5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生》周刊

【答案】《新生》周刊于1934年2月10日在上海创刊,杜重远主编。《新生》周刊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是《生活》周刊的继续,只是《小言论》专栏改名为《老实话》。发行量达10万份,上海新生周刊社出版,1935年6月停刊,共出版72期。本刊为老期刊中之名刊,宗旨是抗日救国,为祖国人民生存而奋斗,最高销量达10万多份,影响极大。《新生》周刊第2卷第195期(1935年5月4日)上,发表易水(艾寒松)的杂文《闲话皇帝》,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借口此文“侮辱天皇,妨害邦交”,要求国民党政府查处。国民党政府接受日本的无理要求,于6月22日查封《新生》周刊,杜重远被判刑一年又两个月。这就是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新生》事件”。

2. 《晋绥日报》

【答案】《晋绥日报》的前身是1940年9月成立的中共晋西区党委机关报《抗战日报》,1942年8月后改为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1946年7月1日改名为《晋绥日报》。1949年5月1日终刊。该报重视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揭露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1947年曾开展反“客里空”运动,公开揭露和检讨本报不真实的新闻以及右倾错误。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在兴县察家崖接见报社编辑人员,发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阐述报纸与新闻事业在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述了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报纸风格。

3. “四社”

【答案】“四社”是指包括《时事新报》《大陆报》《大晚报》和申时电讯社在内的报业集团。《申报》经理张竹平1924年在上海成立“申时电讯社”,成为中国现代影响较大的私营通讯社。后合资收购《时事新报》和英文《大陆报》,并于1932年集资创办《大晚报》,成立了一个联合办事机构,即人们称之谓“四社”的报业组织。《时事新报》、《大陆报》和《大晚报》三报是股份有限公司,申时电讯社为张竹平独资经营。1934年“四社”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改组后业务又有发展,各地访员增至30多处,每日收发稿件达6万余字。是年10月1日,本埠新闻增发午稿,供各晚报采用。1935年“四社”被孔祥熙劫夺。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前夕停止活动。1946年6月6日

第 1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