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串行接口是指( )。
A. 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串行传送,接口与I /0设备之间串行传送
B. 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串行传送,接口与1/0设备之间并行传送
C. 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并行传送,接口与I/O设备之间串行传送
D. 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并行传送,接口与I/0设备之间并行传送
【答案】C
2. 下列各种情况中,应采用异步传输方式的是( )。 A. 接口与打印机交换信息
接口交换信息 B.CPU 与存储器交换信息 C.CPU 与
【答案】A
3. 已知序列25, 13, 10, 12, 9是大根堆,在序列尾部插入新元素18, 将其再调整为大根堆,调整过程中元素之间进行的比较次数是( )。
A.1
B.2
C.4
D.5
【答案】B
【解析】对堆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有可能不满足堆的性质,堆被破坏,需要调整为新堆。 (1)为原堆,
(2)为插入18后,
(3)比较10与18, 交换后,
(4)比较25与18, 不交换,即为调整后的新的大根堆。
因此调整过程中元素之间进行的比较次数为2。 D.CPU 与PCI 总线交换信息
4. 处理外部中断时,应该由操作系统保存的是( )。
A. 程序计数器(PC )的内容
B. 通用寄存器的内容
C. 快表(TLB )的内容
D.Cache 中的内容
【答案】B
【解析】外部中断处理过程首先要保护现场,使得中断处理完后能够恢复程序的状态继续执行。保护现场有两个含义:①由中断隐指令保存程序的断点(程序计数器);②由中断服务程序保存通用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的内容。中断服务程序是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5. 某机器有一个标志寄存器,其中有进位/借位标志CF 、零标志ZF 、符号标志SF 和溢出标志OF , 条件转移指令bgt (无符号整数比较大于时转移)的转移条件是( )。
A.CF+OF=0
B.SF+ZF=0
C.CF+ZF=0
D.CF+SF=0
【答案】C
【解析】判断无符号整数A>B成立,满足的条件是结果不等于0, 即零标志ZF=0, 且不发生进位,即进位/借位标志CF=0。所以正确选项为C 。其余选项中用到了符号标志SF 和溢出标志OF , 显然可以排除掉。
6. 若某数X 的真值为码。
A. 原 B. 补 C. 反 D. 移
【答案】B
在计算机中该数表示为则该数所用的编码方法是( )
7. 下列选项中,对正确接收到的数据帧进行确认的MAC 协议是( )。
A.CSMA
B.CDMA
C.CSMA/CD
D.CSMA/CA
【答案】D
【解析】可采用排除法。CDMA 是码分多址复用,是物理层的内容;CSMA/CD即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接收方并不需要确认;CSMA/CD是CSMA 的加强版,故CSMA 也无确定;CSMA/CD是802.11中的协议,其利用ACK 信号来避免冲突的发生,也就是说,只有当客户端收到网络上返回的ACK 信号后才确认送出的数据已经正确到达目的地址,因此答案是D 。
8. 文件系统中,文件访问控制信息存储的合理位置是( )。
A. 文件控制块
B. 文件分配表
C. 用户口令表
D. 系统注册表
【答案】A
【解析】文件控制块是文件存在的标志,文件的相关信息(基本信息、存取控制信息以及使用信息)都存储在文件控制块中,系统对文件的管理全是依靠文件控制块里的信息。
9. 设文件F1的当前引用计数值为1,先建立F1的符号链接(软链接)文件F2,再建立F1的硬链接文件F3,然后删除F1。此时,F2和F3的引用计数值分别是( )。
A.0、1
B.1、1
C.1、2
D.2、1
【答案】B
【解析】为了使文件实现共享,通常在使用该形式文件系统的文件索引节点中设置一个链接计数字段,用来表示链接到本文件的用户目录项的数目(引用计数值),这是共享的一种方法。当新文件建立时,一般默认引用计数值为1。硬链接可以看作是已存在文件的另一个名字,新文件和被链接文件指向同一个节点,引用计数值加1。当删除被链接文件时,只是把引用计数值减1,直到引用计数值为0时,才能真正删除文件。软链接又叫符号链接,在新文件中只包含了被链接文件的路径名,新文件和被链接文件指向不同的节点。建立软链接文件时,文件的引用计数值不会增加。在这种方式下,当被链接文件删除时,新文件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是不能通过新文件的路径访问被链接文件而已。因此,在本题中,当建立F2时,F1和F2的引用计数值都为1。当
F1和F3的引用计数值就都变成了2。F3的引用计数值为2-1=1。再建立F3时,当后来删除F1时,
F2的引用计数值仍然保持不变,所以F2和F3的引用计数值分别是: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