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江大学教育学原理613心理学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亲社会行为
【答案】亲社会行为是指准备帮助他人或采取有益于他人行动的行为,如助人、合作、分享等。从很早开始,儿童就表现出多种亲社会行为;当儿童自愿帮助他人而不考虑任何外在奖励或没有个人动机时, 则是一种利他主义,这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主要形式;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如父母抚养方式、成人的榜样、大众传媒,儿童的移情能力、社会认知能力、道德判断水平等因素。
2. 年龄特征
【答案】年龄特征指个体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就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而言,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般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
;就心理在一定年龄阶青少年期、青年期(成年初期)、中年期(成年中期)、老年期(成年晚期)
段中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而言,各种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成熟期、转折期,其实质就是各个阶段各种心理现象的质变年龄。心理特征与个体生理发展阶段有关系,但不完全是由年龄决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
3. 洛伦兹的“印刻”
【答案】洛伦兹的“印刻”是动物幼仔敏感期内对最初接触的刺激物具有较长久依恋、偏好和记忆的现象。这些刺激物包括它们的父母、人和任何其他物体,甚至它们生存的环境和环境中的声音、气味等。这种现象最初是由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发现的。洛伦兹在研究刚出生的小鹅的行为时发现,小鹅在刚出生的20个小时以内,有明显的认母行为。它追随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物体,并把它当成“母亲”。假如在出生后的20小时内不让小鹤接触到活动物体,过了一两天后,小鹅就会丧失这种认母行为。小鹅把出生后最先看见或听见的对象印入它的感觉中,因而对该对象产生追随的反应。它们不但偏好追随的对象,而且喜欢接近印刻对象。在印刻对象消失后,发生悲鸣,当他重新出现时,发出满足的叫声。于是,洛伦兹把这种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轻易形成的反应称为“印刻”现象,印刻发生的时期称为“关键期”。
4. 性别认同
【答案】性别认同是指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完整的性别概念包括两个基本成分,一是性别同一性,二是性别恒常性。①性别同一性指对自己性别的辨认和理解,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知道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儿童在3岁左右就能达到性
别的同一性。②性别恒常性指对一个人性别不变性的了解和认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性别的时间恒常性,也称性别的稳定性,指知道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时间或年龄而发生变化;第二,性别的情境恒常性,也称性别的一致性,指知道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其服饰、发
型及所从事的活动而发生变化;第三,性别的非动机性,指知道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其愿望而改变。研究表明,幼儿达到性别稳定性的平均年龄是4岁左右,达到性别一致性的年龄是5岁左右。研究还表明,幼儿首先获得的是关于自己的性别恒常性,然后是关于其他同性别儿童的性别恒常性,最后是关于其他异性儿童的性别恒常性。
二、单项选择题
5. 纵向设计和横断设计的共同缺陷是( )。
A. 费时
B. 易丢失样本
C. 存在世代效应
D. 成本大、费用高
【答案】C
【解析】横断设计的缺点是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看不到同一个体在发展上的连续性;年龄和出生年代两因素不能区分;取样复杂。纵向设计的缺点是由于要追踪被试,整个研究持续的时间较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加入许多新的无关变量;人力、物力有时也花费较大;被试流失严重;反复测量可能导致被试厌倦;有同层人效应;限制新技术的使用。它们的共同缺点是存在世代效应,横断设计同一时间的不同年龄被试有世代效应;而纵向设计的同一被试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也存在世代效应。
6. 最早通过“潜伏学习实验”证明强化不是学习发生的必要条件的心理学家是( )。
A. 班都拉
B. 托尔曼
C. 皮亚杰
D. 布鲁纳
【答案】B
【解析】班都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皮亚杰提出了发生认识论,布鲁纳提出了认知发现说。托尔曼在1930年进行了著名的潜伏学习的实验,结果表明,动物在获得强化之前已进行了学习,只是未表现出来而已。他认为,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不强化也会出现学习,即潜伏学习。
7. 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属于稳定、内在、不可控的因素是( )。
A•努力
A. 运气
B. 能力
D. 任务难度
【答案】C
【解析】能力属于内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排除法。
8. 颜色视觉的三个基本属性是( )。
A. 色调、波长、照度
B. 色调、明度、照度
C. 波长、明度、饱和度
D. 色调、明度、饱和度
【答案】D
【解析】颜色视觉的三个基本属性是色调、明度、饱和度。色调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决定于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饱和度是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9. 当积差相关系数r=0时,对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最佳解释是( )。
A. 相关程度很低
B. 不存在任何相关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 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答案】C
【解析】积差相关系数是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指标。当r=0时,说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因此选C 。
10.能够反映估计量精准性的统计量是( )。
A. 标准误
B. 标准差
C. 方差
D. 四分位差
【答案】A
【解析】标准误用来衡量抽样误差。标准误越小,表明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值越接近,标准误是统计推断可靠性的指标。因此选A 。
11.针对同一事件或现象,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如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对于半杯水,甲觉得“还有半杯水,很高兴”;乙觉得“只有半杯水了,真痛苦”。这一现象反映的情绪特征是( )。
A. 主观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