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65岁,近2年来右上肢抖动,动作迟缓面容呆板,行走起步困难,体检右上下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该患者发病机制可能是() A.黑质左旋酪氨酸羟化酶减少。 纹状体内乙酰胆碱含量增加,使多巴胺含量减少。 纹状体内多巴胺受体敏感性增高。 黑质多巴胺脱羧酶增多。 黑质单胺氧化酶减少。
患儿女性,出生后4个月开始出现发绀,气促。查体:听诊胸骨左侧缘2~3肋间隙闻及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心音消失。X线胸片如图所示 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主动脉导管未闭。 房间隔缺损。 法洛四联症。 室间隔缺损。 正常胸片。
以下关于鼻咽癌介入治疗的方法步骤,错误的是(). seldinger法经皮股动脉穿刺。 多用6.0F的H1H脑动脉导管。 如果病变超过鼻咽中线,应行双侧上颌动脉插管化疗。 注射栓塞剂要匀速进行。 先行健侧颈外动脉插管。
原发性肝癌按大体形态分型下述哪项不正确() 巨块型癌直径>10cm。 孤立的直径<3cm的癌结节称为小肝癌。 巨块型易发生坏死引起肝破裂。 结节型易发生癌结节破裂出血。 弥漫型往往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患儿女性,出生后4个月开始出现发绀,气促。查体:听诊胸骨左侧缘2~3肋间隙闻及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心音消失。X线胸片如图所示 从胚胎发育角度看,哪种畸形为该病的主要畸形() A.右心室漏斗部狭窄。 膜部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骑跨。 房间隔缺损。 右心室肥厚。
女,28岁,计划妊娠2年不孕,痛经3年,进行性加重,G1P0A1L0。查体:T36.0℃,肥胖体态;宫颈光滑,无举痛及摆痛,子宫2个月妊娠大小,质硬,左侧附件区可触及5~6cm直径大小囊性肿块,有轻微触痛。B超提示子宫10cm×7cm×5cm大小,后壁肌层回声不均质且血流信号增多,左附件区囊性肿物5cm,囊壁较厚,囊内液体可见细密光点。首选的治疗方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