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优孟

【答案】春秋时楚庄王的乐人。楚相孙叔放死后,儿子得不到抚恤,生活困难,求助于优孟。优孟模仿孙叔敖,经过一年多的练习,成效显著。其后在楚庄王的宴会上,庄王误以为孙叔敖复活,命其继续为相。优孟拒绝,趁机讽谏。庄王醒悟,赐予孙叔熬儿子土地和奴仆。优孟的表演有化妆,人物模仿,台词和歌唱。但不是真正的戏剧,只是一次性的表演。后来“优孟衣冠”成为演戏的代称。

2. 唐三彩

【答案】三彩釉陶始于南北朝盛于唐,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因为常用黄白绿三种基本釉色,又在唐代形成特点,所以称为“唐三彩”,唐三彩的诞生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陶胚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其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称东窑。唐三彩艺术在我国雕塑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3. 《长篇连续广播》

【答案】《长篇连续广播》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长篇文学、评书连续广播节目。始于1954年5月连阔如说的《三国演义》评书。1958年开办《长篇小说连续广播》节目,1964年改名《小说连续广播》,次年改为《说新书》。“文革”期间一度停办,1974年恢复播出。1987年改名《长篇连续广播》。每天播出1次,重播1次,每次30分钟。

4. 上下句

【答案】戏曲音乐结构形式的一种。梆子、皮黄等声腔系统,唱词大体是相对整齐的七字句或十字句,其音乐则是以平衡对称的两个乐句构成的乐段俗称“上下旬”。在粤剧板式变化的唱腔中,上下句是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它是各种板式唱腔的发展基础。

5. 三分损益法

【答案】三分损益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弦乐器生律方法。记载在《管子》一书的《地员篇补注》中,原文是“凡将起五音,先主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以是生黄钟小素之音,以成宫。三分而益之以一,为百有八,为徵,不无有三分而去其乘,适足以是生商。有三分而复于其所,以是生羽。有三分而去其乘,以是生角。”计算出来的五音,按其高低排列起来是:徵羽宫商角。《吕氏春秋·音律篇》记载了用同样方法计算出的十二律。

6. 正剧

【答案】正剧名称的出现,比悲剧和喜剧都要晚得多。正剧也曾被称为悲喜剧,它是一种同时混杂着悲剧和喜剧因素的剧种。正剧的诞生是因为单纯的悲剧或喜剧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戏剧本身面临着变革的必然性。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开始。正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率先提出了“介乎喜剧和悲剧之间”的第三种戏剧体裁。他把这种体裁称为“严肃的戏剧”,有时又称作“严肃喜剧”。

7. 现代西方演剧学派

【答案】现代西方演剧学派是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和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理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主要思想是:表演艺术的任务是根据剧本要求在舞台上再现角色形象,但是要把形象体现得真实和深切就要求演员从自我出发,设身处地,通过意识达到下意识、彻底化身为角色,这就是说,在舞台上要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正确地、合乎逻辑地、有顺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地去想、希望、企求和动作。

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理论的主要思想是:表演反对演员尽可能的进入角色,代之以叙事文学和叙事诗所采用的手法,对剧中事件进行批判性、自在从容的观察,即间离效果。具体手段如,事先说明结果以免造成悬念、超然平静的表演风格、避免采用任何旨在使观众忘记自已是在看戏的手段,亦即不引起错觉的布景等等。

这两种体系为表演艺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表演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8. 室内剧

【答案】室内剧是指在室内搭景,采用多机拍摄,同期录音并当场切换,在一个场次中以连贯表演的方式同步完成的电视剧。其特点在于以家庭生活为素材,通过生活琐事表现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和伦理道德; 人物活动局限在一定的生活场景内,主要通过对话交代故事的发展、人物的命运; 拍摄时往往采用基地化作业,室内搭景、多机拍摄、同期录音、现场切换的电视制作工艺,成本低,生活周期短。我国的第一部长篇室内剧是《渴望》。

9. 锣鼓经

【答案】戏曲打击乐的锣鼓谱式。也叫锣鼓点子、锣鼓谱。主要是用鼓、板、大锣、小锣、饶钱、堂鼓等打击乐的声音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舞台上肃穆、悠闲、抒情、紧张、激烈、惊惶的不同的情绪及气氛。在戏曲的训练与排演中有重要作用,是戏曲艺人必须熟悉掌握的手段。

10.音乐歌舞片

【答案】音乐歌舞片是美国电影的重要类型之一,音乐歌舞片不是那些把音乐歌舞作为外部的手段从情感上来支持情节的影片,相反的,它是把音乐歌舞结合在叙事的关联之中,并且实际上是由叙事内的人物具体演出或直接反映的。世界上第一部歌舞片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是1927

年的《爵士歌王》,它也是史上第一部有声影片。

歌舞片在30年代极为繁荣,著名影片有《1933年的掘金女王》、《42号街》,都尽情铺演奢华宏大的舞蹈场面。主导歌舞片样式的往往不是编剧,而是舞蹈明星,其中最著名的演员当属金。凯利,其代表作有《雨中曲》,七八十年代,歌舞片仍然有生命力,其风格样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呈现新的特点。

二、简答题

11.什么是蒙太奇? 有哪些作用? 请以相关作家作品进行论述。

【答案】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 ”的音译,原为建筑术语,意为“构成、装配”,最早作为电影术语指“组接、构成”。

(1)蒙太奇的含义

蒙太奇是指通过对镜头进行有日的、有逻辑地组接,在其间建立联系,从而产生丰富意义的电影创作手法。它的作用首先是建立影片中的时空关系,进行叙事。其次,可以通过镜头形式或内容的对立统一来抒情表意。

(2)蒙太奇的作用

①建立影片中时空关系,进行叙事。

②可以通过镜头形式或内容的对立统一来抒情、表意。

(3)相关作家作品

①格里菲斯

在20世纪10-20年代,美国导演格里菲斯第一个有意识地把镜头作为基准叙事单位,再由镜头组成场面,进而组成段落、全片,流畅地展现了事件始终。格里菲斯还发现,组接不同时空的镜头可以创造出全新的影像时空关系,获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②爱森斯坦

把蒙太奇的地位上升到电影核心的高度并赋予其美学品格的,则是以爱森斯坦、库里肖夫、普多夫金为首的一批苏联电影工作者。他们通过实验说明了“创作性摄影”等的蒙太奇效应,同时说明了电影蒙太奇的叙事功能。

爱森斯坦认为,镜头组接所产生的意义要大于原来孤立的镜头之和,这是蒙太奇的关键。进而蒙太奇的作用也不仅仅限于叙事和渲染情绪,而是获得了一种表达哲理思考的可能。爱森斯坦是将理论与实践同时进行的电影大师,他不仅提出了“杂耍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的概念,而且在其最著名的影片《战舰波将金号》中自如地实践了这些理论,“敖德萨阶梯”这一段落就是因为对蒙太奇结构的经典运用而被载入电影史册。

12.民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有哪几种形式?

【答案】(1)民歌的含义

民歌就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