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茶树CsDEF基因克隆及AP3/DEF基因系统进化分析

关键词:茶树;花发育;CsDEF基因;克隆;分子进化

  摘要


茶树(Camllia sinensis(L.)O.Kuntze)属山茶科,山茶属,乔木或灌木,雌雄同株,异花授粉,多年生,喜温湿畏寒植物,中国重要经济林木。茶叶是人们广为喜好的饮品,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其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茶叶。茶树果实成熟期约一年半,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会互相竞争营养物质,进而影响茶叶的品质。茶农经过喷施激素、修剪花芽等方式来减少生殖生长,不仅成本高且对茶叶的食品安全也会有影响,利用分子遗传学可为安全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基本理论。本研究在前人对茶树的研究成果上,对花发育B类基因CsDEF进行克隆和功能分析,以期为茶树花发育分子机制研究,及进一步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提供依据。 本研究以陕西‘紫阳槠叶种’(Camllia sinensis cv. Ziyangzhong)为材料,采用改良SDS-酸酚法提取茶树花器官不同组织总RNA,以RT-PCR和RACE相结合的方法克隆CsDEF基因;经半定量RT-PCR检测CsDEF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CsDEF基因功能。获得以下结果: (1)克隆获得茶树CsDEF基因全长912bp,5′非编码区34bp,3′末端有明显的30bp Poly(A)尾巴,3′端非编码区长度为197bp,编码阅读框序列长度为681bp,起始密码子为ATG,终止密码子为TAG,GenBank登录号为KP772271。 (2)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CsDEF基因在茶树各组织或器官都有表达,在分化结束的花芽、花瓣和雄蕊中表达最强,在雌蕊和幼果中较低,在芽叶和萼片中最低。说明CsDEF基因表达具有典型的B类基因特征。 (3)CsDEF基因编码序列分析显示其编码226个氨基酸,属MIKC型基因,MADS区域为58个氨基酸,K-box区域为98个氨基酸。蛋白质的分子式为C1131H1836N338O350S10,相对分子量为26089.6,等电点PI为9.03,蛋白质不稳定性系数43.20,脂溶指数84.51,总平均亲水性-0.781。CsDEF蛋白含多个磷酸化位点,其中色氨酸(Ser)15个位点,其次是苏氨酸(Thr)9个位点。该蛋白无跨膜结构,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二级结构分析显示α螺旋58%;无规卷曲31%,与三级结构分析图结果相符。 (4)茶树CsDEF基因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结果表明:CsDEF基因与其它植物DEF同源基因在C-末端都有AP3/DEF基因家族特有的PI-derived motif和euAP3-modif区域,表明CsDEF为MADS-box家族的AP3/DEF家族成员。 (5)构建CsDEF基因系统进化树发现,茶树CsDEF基因被聚类到B类基因家族,其中CsDEF基因与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的CjDEF相似性最高,表明茶树CsDEF基因与山茶的亲缘性最近,其次为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和红山紫茎(Stewartia pseudocamel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