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综合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员工关系管理包括哪几力面的内容?

【答案】从广义的概念上看,员工关系管理的内容涉及了企业整个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从企业愿景和价值观确立,内部沟通渠道的建设和应用,组织的设计和调整,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句和实施等等。所有涉及到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的方面,都是员工关系管理体系的内容。

从管理职责来看,员下关系管理主要有九个方面:

(1)劳动关系管理。劳动争议处理,员工上岗、离岗面谈及手续办理,处理员工申诉、人事纠纷和以外事件。

(2)员工纪律管理。引导员工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提高员工的组织纪律性,在某种程度卜对员工行为规范起约束作用。

(3)员工人际关系管理。引导员工建立良好的下作关系,创建利十员工建立正式人际关系的环境。

(4)沟通管理。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引导公司上下及时的双向沟通,完善员工建议制度。

(5)员工绩效管理。制定科学的考评标准和体系,执行合理的考评程序,考评工作既能真实反映员工的工作成绩,有能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6)员工情况管理。组织员工心态、满意度调查,谣言、怠工的预防、检测及处理,解决员工关心的问题。

(7)企业文化建设。建设积极有效、健康向上企业文化,引导员工价值观,维护公司的良好形象。

(8)服务与支持。为员工提供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公司政策、个人身心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协助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

(9)员工关系管理培训。组织员工进行人际交往、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2. 职业生涯管理与人力资源其他管理职能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企业有关职业生涯管理的思路和规划必须通过实际的操作才能落到实处,而这种实际的操作层面就需要依靠组织一系列的人力资源实务来作为沟通规划和现实的桥梁。具体而言,良好、顺畅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作为支撑:

(1)详细的职位分析

职位分析对各个职位的工作内容和任职资格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依据这些信息,一方一面,企业可以安排员工到与他相适应韵岗位上工作,同时为其安排后续的职业发展路径; 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结合员工未来的发展规划,为员工的培训开发提供根据。

(2)员工的素质测评

通过对员工的素质测评,了解并记录员工的个性特点、智力水平、管理能力、职业兴趣、领导类型等各方面的信息,全面了解员工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以便做好人一岗匹配,实现职业发展路径的科学、合理。

(3)建立与职业生涯管理相配套的培训开发体系

不管组织是基于什么设计培训开发方案,组织的培训开发方案一定要与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相结合。

(4)制定完备的人力资源规划

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业务规划,其中业务规划包括人员补充计划、人员配置计划、人员接替和提升计划、人员培训和开发计划、退休解聘计划等内容。

(5)制定完整、有序的职业生涯管理制度与方法

在这方面,组织应该做到:

①制定完备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划,并且让员工充分了解单位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等。

②通过各种方式让员下犷解内部劳动力市场信息。

③提供丰富的内部晋升渠道,帮助员工实现职业的发展。

3. 对比内容型激励理论中几个激励理论的异同。

【答案】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相似之处,他提出的保健因素相当于马斯洛提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等较低级的需求; 激励因素则相当于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较高级的需要,但这两个理论解释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 相比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更进了一步,它使管理者在进行激励时的目标更加明确,也更有针对性。

阿尔德弗认为,哪个层次的需求得到的满足越少,人们就越希望满足这种需求; 较低层次的需求越是得到越多的满足,人们就越渴望得到较高层次的需求,但是如果较高层次的需求受到挫折、得不到满足,人们的需求就会退到较低层次,重新追求低层次的需求。据此阿尔德弗提出,在需求满足的过程中,既存在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的“满足一上升”的趋势,也存在“挫折一倒退”的趋势。此外,他还指出,人们所有的需求并不都是天生就有的,有些需求是经过后天学习和培养得到的,尤其是较高层次的需求。

尽管ERG 理论假定激励行为沿着类似于马斯洛理论的层次而上升,两者间仍然有两个重大区别。第一,ERG 理论认为可以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需求占主导地位。例如,人们可以同时被对金钱的欲望(生存需求)、友情(关系需求)和学习新技能的机会(成长需求)所激励。第二,ERG 理论有“挫折一倒退”的机制。如果需求迟迟不能满足,个体会感受到挫折,退回较低的层次,并对较低层次的需求有更强烈的欲望。

4. 薪酬管理的含义是什么? 有什么意义? 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答案】(1)薪酬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内外部各种因素

的影响,确定薪酬体系、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形式,明确员工所应得的薪酬,并进行薪酬调整和薪酬控制的过程。

(2)薪酬管理的意义

①有效的薪酬管理有助于吸引和保留优秀的员工

这是薪酬管理最基本的作用,企业支付的薪酬,是员工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他们生存的重要保证。

②有效的薪酬管理有助于实现对员工的激励

按照心理学的解释,人们的行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支点就是满足他们没有实现的需要。薪酬水平的高低也是员工绩效水平的一个反映,较高的薪酬表明员工具有较好的绩效,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③有效的薪酬管理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绩效

薪酬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对员工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而每个员工个人绩效的改善将使企业整体的绩效得到提升。有效的薪酬管理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3)薪酬管理的原则有效的薪酬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几项基本的原则:

①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是指企业的薪酬管理政策要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有关规定,这是薪酬管理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②公平性原则

公平是薪酬管理系统的基础,员工只有在认为薪酬系统是公平的前提下,才可能产生认同感和满意度。公平性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

a. 外部公平性。

b. 内部公平性。

c. 个体公平性。

③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是指薪酬的发放应当及时。

④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指企业支付薪酬时应当在自身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所设计的薪酬水平应当与企业的财务水平相适应。

⑤动态性原则

由于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薪酬管理还应当坚持动态性的原则,要根据环境因素的变动随时进行调整,以确保企业薪酬的适应性。

二、案例分析题

5. 平衡员工的工作与生活

[1].对花旗的这些做法,你如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