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评价理论视角下的电影评论语篇分析

关键词:评价理论,电影评论,态度,介入,级差

  摘要


本文尝试以评价系统为分析框架,对电影评论语篇中的评价资源进行分析,以掌握其中评价资源的分布规律,从而对评论者的创作提供一些建议。评价理论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词汇—语法框架,是Martin等人在语义层面研究人际意义得出的理论成果。评价系统中,评价资源按语义被分为态度、介入、级差三大次系统。态度是评价系统的核心,是说话者对描述对象(人、事物和事件)所持有的态度,次系统化为判断、情感和鉴赏;介入反映的是说话者参与话语的方式和程度,次系统化为自言和借言;级差是对态度和介入程度的分级,次系统化为语势和聚焦。电影评论作为当下最有影响力的艺术类型之一,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分析其评价资源的分布状况,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看待电影评论,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评论者的写作能力。
本文通过对60篇电影评论语料的分析,提取了语篇中的所有评价资源,并按照评价系统对它们进行归类,通过对数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各子系统在语篇中所占的比重。此外,还以不同类型的电影评论为切入点,分析得出其中评价资源的不同分布状况。具体来看,电影评论语篇中评价资源的分布状况如下:
(1)态度资源在三类电影评论中的分布比重:评析式影评最大,阐释式影评最小,评介式影评居中。介入资源在三类影评中的分布比重:阐释式影评最大,评介式影评最小,评析式影评居中。级差资源在三类影评中的分布比重:评析式影评最大,阐释式影评最小,评介式影评居中。
(2)态度系统中:鉴赏资源的使用最多,情感资源使用最少,判断资源居中。介入系统中:借言资源的使用远远多于自言资源;而借言子系统中,话语收缩略多于话语扩展;级差系统中:语势资源的使用明显多于聚焦资源。
(3)三类影评中各子系统的分布趋势大致同上,其不同之处在于:
评介式影评,态度资源:三个子系统的分布比重相对较均衡,情感子系统比重最小,判断子系统略小于鉴赏子系统;介入资源:话语收缩资源远低于话语扩展资源,话语扩展子系统中引发资源的使用量是摘引资源的近两倍。评析式影评,态度资源:三个子系统的分布比重呈阶梯式上升趋势,情感资源最少,鉴赏资源最多。阐释式影评,鉴赏资源所占比重远远大于其他两类资源,情感资源的使用非常少。
同时,本文还深入探讨了这些分布状况的成因,认为这与电影评论的社会功能、写作目的及创作人群密切相关。并在分析基础上为评论者的创作提供了一些建议:
(1)应该相对加大鉴赏和判断资源的使用,同时适当使用情感资源表达观影意见。对描述对象要更加关注其精神层面的状况,评论相关工作人员时尽量避免从法律、道德角度切入。
(2)应保持一定的客观性,不能一味地从自身出发做主观分析或论断,应对其他声音给予一定的关注,以丰富自己的评论,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分享资源。
(3)应较多地使用语势资源,对态度和介入的程度进行调节;还应尽量较少地使用模糊策略,以保证评论的明晰。
(4)评介式影评中的情感资源较之评析式影评应相对少些;而阐释式影评在创作过程中要把握好其客观性、专业性,更多地使用鉴赏资源,对影片的各方面组成部分进行更多的理论性评价。
本文共分五章进行讨论:第一章绪论部分简要说明了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意义、语料来源及分析步骤。第二章分别对评价理论和电影评论做了详细介绍。针对评价理论,本文介绍了其评价系统建立的理论背景及理论基础,提出了该理论研究的不足及努力方向,对其未来研究思路做了描绘,此外,还详细介绍了其分析系统;至于电影评论,本文就其定义、功能、分类做了描述。第三章是具体分析部分,通过对电影评论语料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总结出了其中评价资源的分布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评论者的创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其有所帮助。第四章结语部分,对本文研究成果做了简要概括,进一步明确研究目的,同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期待更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