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802经济学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答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为常数当且仅当生产函数具有Cobb-Dauglas 的形式,即F (L ,K )=AKαL β。
【答案】已知劳动的产出弹性
(1)由F (L ,K )=AKαL β可得:
所以, ,资本的产出弹性。
可知:当生产函数具有Cobb-Dauglas 的形式时,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为常数。
(2)设E L =β,E K =α,其中α,β均为常数。则有,
其中F (L , K )=APL ·L=APK ·K 为生产函数。所以,,即
,即
,解此二元微分方程可得:F (L ,K )=AKαL β(A 为常数)
综合(1)、(2),可得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为常数当且仅当生产函数具有Cobb-Dauglas 的形式,即F (L , K}=AKαL β。
2. 什么是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答案】(l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指所有市场均衡都是帕累托有效的。也就是说,如果所有的个人和企业都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格接受者,则竞争性均衡具有帕累托最优效率。
(2)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隐含了以下三层意思:
①竞争均衡的结果是帕累托有效的,但它与分配无关,利润最大化只保证效率,不保证公平; ②竞争均衡是帕累托有效均衡,只有在竞争均衡实际存在时才有效,因此排除了较大的规模收益递增的区域;
③假定任何一家厂商的选择并不影响它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也就是不存在生产的外部效应和消费的外部效应。
3. 如果考虑提高生产者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录像机(高档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 为什么?
【答案】(1)如果考虑提高生产者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的方法; 对录像机(高档消费品)应采取降价的办法。
(2)农产品属于必需品,是缺乏弹性的; 而录像机属于高档消费品,是富有弹性的。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可知,对需求富于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即总收入随价格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 对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所以,为提高生产者的收入,对于农产品这种需求缺乏弹性的必需品应该采取提价的办法,而对于录像机这类需求富于弹性的高级奢侈品应该采取降价的办法。
4. 用序数效用理论说明消费者均衡。
【答案】(1)序数效用论是指用人们对某种商品主观评价的先后顺序或优劣对比来表示与分析效用的理论。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用来表示个人偏好的,但个人偏好是心理的活动,是对商品的主观评价,因此效用的量在理论上、概念上和实际上是不可计量的,只能根据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将它们排列为第一、第二、第三等顺序,而不能用基数一、二来表示。
(2)序数效用论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将无差异曲线作为分析工具。此外,序数效用论又提出了预算线。预算线表明,在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可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全部数量组合。
(3)将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结合,就可以说明消费者的均衡—只有既定的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族中某条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才是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均衡点。也就是说,消费者的均衡条件是,这个式子表示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也就是说,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的某种商品去交换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即MRS 12)应该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外一种商品的数额(即二)。如图所示,预算线与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于E 点,则E 点实现了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得到了最大效用。
消费者的均衡
5. 用逆向归纳法确定上面的“娱蛤博弈”的结果。在该博弈中,第1步是A 决策:如果A 决定结束博弈,则A 得到支付1, B 得到支付0,如果A 决定继续博弈,则博弈进入到第2步,由B 做决策。此时,如果B 决定结束博弈,则A 得到支付0,B 得到支付2,如果B 决定继续博弈,则博弈进入到第3步,又由A 做决策……如此等等,直到最后,博弈进入到第9999步,由A 做决策。此时,如果A 决定结束博弈,则A 得到支付9999,B 得到支付0; 如果A 决定继续博弈,则A 得到支付0, B 得到支付10000。
【答案】采用逆向归纳法可确定“娱蛤博弈”的结果是A 在第1步的决策就是结束博弈,此时A 得到支付1, B 得到支付0。
(1)考虑第9999步A 的决策,此时A 肯定会选择结束博弈,因为A 如果选择结束博弈就能得到支付9999,而继续博弈得到的支付为0。于是,我们可以把该博弈中最后一条水平线段删除,因为不可能会有这一步。
(2)考虑第9998步B 的决策。此时B 也肯定会结束博弈,结束博弈B 可以得到9998,否则只
能得到0,同样,我们可以把该博弈中倒数第_条水平线段以及他后面的最后一条垂直线段也删除。
(3)采用逆向归纳法,依此类推,这样倒推的结果是,仟何一个人在轮到自己决策时都会决定结束博弈。因此,整个博弈的结果是:在第一步,A 就决定结束博弈,于是,A 得到1, B 得到0。
6. 一般均衡论的缺点是什么? 为什么它很少具有实际意义?
【答案】一般均衡论企图证明:供求相等的均衡不但可以存在于单个的市场,而且可以同时存在于所有的市场。但是,一般均衡论的证明要依赖于一些极为严峻的假设条件才能成立。这些假设条件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经济生活中往往并不存在。假设包括:
(l )完全竞争的假设。现实世界中不存在这种市场。
(2)回避规模收益递增的假设条件。在现实的世界中,虽然存在着规模收益递减和不变的情况,但收益递增的事例大量存在。事实上,递增的情况很可能占有决定性的地位; 世界各国的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的事实可以证实这一点; 企业规模的扩大正是为了取得收益递增的有利之处。因此,排除收益递增的情况的假设条件不但不符合事实,而且还和事实背道而驰。
(3)拍卖人的假设。瓦尔拉斯均衡和现在的一般均衡论都只有依赖于这一假设,才能保证均衡价格的存在。其原因之一在于:这一假设条件意味着,在拍卖人最终喊出能使市场供求相等的价格以前,当他喊出能使供求逐步趋向于相等的调节价格时,参与交易的人只能报出他们愿意出售和购买的数量,但不能据此进行实际的交易。这一限制是必要的,因为一般均衡论要求一切市场在同一时间达到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如果容许参与交易的人在非均衡价格下进行交易,那就不能保证一切市场在同一时间达到均衡状态,从而也就不能保证一般均衡的实现。
从以上三个假设被违反的例子中可以看到,既然一般均衡论赖以成立的假设条件脱离现实已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