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扬州大学文学院816语言学理论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言混合
【答案】语言混合是指多种语言融合产生的语言。目前己知的混合语都是两种语言的混合。虽然语言间的相互借用和影响非常普遍,但是真正的混合语并不多。混合语的产生有可能标志着新的民族或文化群体的产生。例如,海地有以法语为基础的克里奥尔语,牙买加有以英语为基础的克里奥尔语。
2. 世界语
【答案】世界语是指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在l887年创造的以世界通用为目的的语言,这种语言的词汇材料主要取自拉丁族语言,也有一部分取自日耳曼族语言和希腊语。语法规则十六条,美语例外。采用拉丁字母书写,一字母一音,多音节词的重音一律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词根可以自由地复合成词; 派生词的构成可利用一套丰富的前后缀,方便灵活。世界语模拟自然语言,没有枯燥乏味矫揉造作的味道,简单易学。但是,世界语是一种人造的国际辅助语,它不能代表自然语言作为人们的母语或第一语言。
3. 内部屈折
【答案】内部屈折是通过改变词中语素的部分语音来表示语法意义的一种方式,又称语音交替或音位交替。例如,英语中的不规则动词,大多是用语音交替来表示形态变化的,如bend-bent.build-built 。内部屈折不同于附加词缀,后者不改变词根或词的内部语音,而是附加另外的语素,前者改变词或词中语素的内部语音,而不附加另外的语素。内部屈折的作用在不同的语言中有所不同。阿拉伯语主要用内部屈折表示形态变化; 英语的内部屈折只是辅助性手段,只有少数不规则动词用内部屈折表示形态变化:而现代汉语一般来说没有内部屈折这种方式。
4. 语音
【答案】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 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这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二、判断题
5. [ts]、[t].、[s]分别是塞擦音、塞音和擦音。
【答案】正确
【解析】塞擦音、塞音和擦音是根据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不同对声母所作的分类。[ts〕是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先形成闭塞,软愕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然后气流把阻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t]是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形成闭塞,软鳄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 [s]是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接近,留下窄缝,软鳄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6. 层次性是任何语言系统都存在的突出特征。
【答案】正确
【解析】一个语言中的众多符号并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共同构成了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语言符号系统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7. 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是两种语言接触不可回避的必经之路。
【答案】错误
【解析】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是语言融合的两种形式,有的民族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自愿接受先进民族的语言,有些则要顽强抵抗,是依具体情况而定的,并不是说哪种方式是必须。并且语言接触过程中还有其他形式的演变,语言融合只是其中的一种模式。
8. [zh]是舌尖前、不送气、清擦音。
【答案】错误
【解析】[zh]是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三、分析题
9. 用国际音标给汉语普通话的下列各个词注音。
哥哥柴火木头天穷翁圆口叶贵
说明:本题可不标注声调,不能使用宽式标音法。
【答案】(1)哥哥
(2)柴火
(3)木头
(4)天
(5)穷
(6)翁
(7)圆
(8)日
(9)叶
(10)贵
10.请看下面三组英语材料,然后回答问题(引号里为汉语对应解释):
A 组
The barking of dogs“冠词一狂叫一进行体一的一狗”
The growling of lions“冠词一怒吼一进行体一的一狮子”
Tile mating of cannons“冠词一轰鸣一进行体一的一炮”
B 组
The raising of flowers“冠词一养殖一进行体一的一花”
The feeding of children“冠词一抚养一进行体的一孩子”
The breaking of glasses“冠词一打碎一进行体一的一杯子”
C 组
The shooting of hunters“冠词一射击一进行体一的一猎人”
The attacking of boxers“冠词一攻击一进行体一的一拳手”
thepraisingoffriends “冠词一赞扬一进行体一的一朋友”
(1)请对上述三组的结构形式加以刻画,并说明语义关系各有什么特点。
(2)请指出上述三组中有歧义者,并使用所学过的分析方法加以分解。
【答案】(1)以上三组的结构形式均为“冠词+动词进行体+介词of+名词”,表示一种从属结构。从语义上看,
A 组中名词是动词的施事,如the barking of dogs,发出“barking ”动作的是“dogs ”;
B 组中名词是动词的受事,如the breaking of glasses”是“breaking ”的承受者;
C 组中名词既可以看作动词的施事,也可以看作受事,如the attacking of boxers,既可以认为boxers 发出了attacking 的动作,也可以认为box 二是attacking 的承受者。
C 组是有歧义的。Shooting 、attacking 、(2)可用语义指向分析法和变换分析法进行歧义分解。
praising 可以空指,指向隐含的宾语,表示主语发出了这些动作,hunters 、boxes 和friends 属于受事成分,这样一来句子可等价变换为
“the hunters are shooted""the boxers are attacked""the friends are praised",也可以指向介词of 结构的中心语,即表示hunters.boxes 和friends 是动作的发出者,可将句子等价变换为“the hunters' shooting""the boxers'
A ttacking"“thefriends'praising"。
11.试把下面的汉语句子译成你所熟悉的外语,并据此说明你所发现的两种语言的不同语法特点。
这是什么? 这是书。
这是一本书吗? 是的。不,它不是。它是一个笔记本。
【答案】(1)翻译
这是什么? 这是书。英译:What is this?This is a book.
这是一本书吗? 是的。英译:Is this a book? Yes.
不,它不是。它是一个笔记本。英译:No , it's not.It is a notebook.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