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 2
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二) .. 22
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三) .. 44
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四) .. 66
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五) .. 87
一、单选题
1. 小明的爷爷当年就读于半工半读学校,半天读书,半天劳动,既学到了系统的文化知识,又掌握了劳动技能。他接受的教育属于( )。
A. 正规教育
B. 半正规教育
C. 非正规教育
D. 业余教育
【答案】A
【解析】半工半读学校的定义:通过“劳学结合,以劳养学”方式,促成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产学研”相结合途径,实现自力求学全面发展目标的现代教育机构。1958年学制改革中提到,发展三类学校,即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和业余学校。全日制学校包括全日制大、中、小学和中等专业学校,这类学校有完备的课程,以教学为主。半工半读学校教学与生产井重,学生一面读书一面劳动,教学与劳动的安排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根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可以将教育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包括全日制和半工半读式等多种形式。非正规教育是在正规教育制度以外所进行的,为成人和儿童有选择地提供学习形式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包括各种岗位培训、校外教育、继续教育等。业余学校则在人们的工余时间提供相应的课程和训练。
2. 为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抗日根据地的文教政策规定,将( )放在第一位。
A. 国民教育
B. 干部教育
C. 士兵教育
D. 儿童教育
【答案】B
3. 凯米斯倡导的教育行动研究类型是( )
A. 理论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
B. 技术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
C. 反思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
D. 批判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
【答案】D
【解析】早期的行动研究以勒温为代表,以技术取向为基本特征,特别注重行动假设、计划等研究过程,强调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以斯腾豪斯为代表的实践取向,旨在通过行动研究来解决功能性文盲、教育荒废等教育问题; 以凯米斯为代表的批判取向,反对科学研究中的“研究一应用”模式,主张在教育研究中揭示个人及团体的真正利益,揭露教育现实中存在的不公平之根源,最终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4. 某类课程的组织形式如右图所示:这类课程是( )
A. 相关课程
B. 融合课程
C. 广域课程
D. 核心课程
【答案】D
5. 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 )。
A. 教师中心
B. 学校中心
C. 学生中心
D. 活动中心
【答案】A
【解析】此题是考查的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三个中心是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思想则强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学生中心。
6. 下列各种个别差异中,不属于认知方式差异的是( )
A. 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
B. 冲动型与沉思型
C. 内控型与外控型
D. 分析型与综合型
【答案】C
【解析】认知力式也称认知类型或认知风格,它是指个体进行信息加工时,通过其知觉、记忆、思维等内在心理过程在外显行为上表现出的习惯性特征。它具有持久性和一致性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出认知差异的不同类型:依据人是否受环境信息的影响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依据认知速度的差异分为冲动型和沉思型:依据学生信息加工的深度分为深层加工和表层加工:依据认知策略选择的不同分为分析型与综合型。
7.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己矣”观点的提出者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庄子
【答案】B
8. 清政府派出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是在谁的提议下进行的? ( )
A. 张之洞
B. 李鸿章
C. 沈保祯
D. 容闳
【答案】D
9.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这句话强调知识作用的话出自( )。
A. 荀况
B. 王充
C. 王安石
D. 颜元
【答案】B
,意思是说,人有了知识,就有了力量。出自东汉哲学家王充【解析】人有知学,则有力矣”
在其无神论著作《论衡》。
10.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D. 墨子
【答案】C
11.教育之所以能促进儿童发展,根本在于儿童发展上具有( )
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可塑性
【答案】D
12.在道德教育问题上,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 )。
A. 道德教育等同于宗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