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703新闻理论考研必备复习题库4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传播自由

【答案】传播自由,是指经营传播媒介、采访新闻、传播新闻、传播意见的自由,包括采访自由、传递自由、出版自由、表达自由。历史上曾经把新闻自由,主要理解为职业新闻传播者的传播自由。如果新闻传播机构确实是社会公器,掌握在人民的手中,是人民利益的代表。那么,即使把新闻自由理解为传播自由也无大碍,但这种把直接权利变为间接权利的做法往往是危险的,因为谁不能保证“代表”不会偏离被代表者的利益。因此,那种把新闻自由主要理解为传播者的自由或传播自由的做法是片面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某些新闻传播机构所具有的新闻传播自由,非但不能等于人民享有新闻自由,反而是对人民新闻自由权利的掠夺和限制。因此,将新闻自由理解为,进而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为传播自由和收受自由是比较有效的,并且应该把这种权利赋予所有人,而不是说传播者只有传播自由,收受者只有收受自由。

2. 控制主体

【答案】新闻控制主体,是指通过一定方式,限制、约束新闻传播内容、新闻传播方式的主体。控制的直接对象是新闻传播主体,控制的主要活动是新闻传播者的新闻报道活动。新闻控制的严格主体就是国家,进一步而言,就是政府,依据的控制标准和手段是体现社会共同意志的法律或者准法律的相关规范。控制主体与新闻传播主体之间是一种约束和被约束、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但新闻传媒拥有的、法律所赋予的新闻自由权利,使它也可以对包括新闻控制主体在内的一切权力行为进行监督。

3. 自我传播

【答案】自我传播,又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人内传播,是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自我传播一般是由感受刺激、神经传导、大脑活动和肌体反应等若干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而这些环节和要素同时也是人的身体所固有的功能。自我传播的特点有:①传播不是孤立的,它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 它的输入源泉是外部环境,输出的对象也是外部环境。②传播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③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应,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④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任何一种其他类型的传播,都必然伴随着自我传播的环节,自我传播的性质和结果,也必然会对其他类型的传播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 1 页,共 7 页